“过去我们的体育课教立定跳远、跑步和引体向上,孩子不愿学。到最后,上了12年的体育课连一个运动项目都没学会。等我们到了四五十岁,多数人参与锻炼还是在走路、跑步,很少组织一个足球、篮球和网球队———因为这些体育运动技能,大家在体育课上都没有学会。”这是深耕在体育教育工作者心中的一块“心病”,此前,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的一番话发人深省。
基于此,从2012年起,上海17所高中体育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变脸”———打破传统年级、班级界限,按专项开课、按兴趣编班、按水平分层、实行小班化教学。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逐步推进,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并以此为牵引,将体育课程改革的触角向幼儿园、小学、初中延伸,倒逼大学体育课进行改革。
如今,上海的体育课堂变化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学生们喜欢体育运动,也爱上了体育课。体育育人的价值随即展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一代代体育教育者和所有家长最为期待的,正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中发生。
体育课堂改革破冰———按照喜好选择运动项目
曹杨二中2015届毕业生王子瑜被北京大学录取。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首届试点学生,高一时,爱踢球的王子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球专项。“过去,两个班一起上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愿意踢球的只有五六个人,根本踢不起来。”王子瑜说,体育专项化改革后就不一样了,有着共同运动爱好的学生体育课上一起接受足球训练和参加比赛,很开心。
2013年上海高中生校园足球联盟比赛举行之际,王子瑜在四场比赛中独进四球,加冕“射手王”。他说:“比赛给了我很多信心和勇气,进入大学后,我会一直踢下去,因为我有了一门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
曹杨二中体育教研组长帅凯祥介绍,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锻炼时间,学校采用了“80+40”的模式,将每周三节体育课中的两节连上。该校共有117名男生和101名女生选择了足球专项,专项课的教学内容也很丰富,从简单的足球游戏过渡到足球基本技术教学,再到战术配合的练习等不一而足。
2012年,包括曹杨二中在内的上海17所高中开始首批试点“专项体育课”,课程不拘泥于传统年级、班级界限,改为按专项和兴趣编班、按水平分层,实行二三十人小班化教学,共涉及试点学校的362个行政班级、13000余名学生。
2015年,高中体育课专项化扩大了试点范围,经学校和区县申报,21所高中成为第二批专项化试点学校,市教委为新增的21所试点高中配备体能教室,实现体能教学与技能教学的同步发展。
目前,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在全市16个区县38所高中开展试点,试点高中的选择涵盖了各种类型和不同体育基础条件的学校,保证试点的经验有利于推广。高中专项化试点涉及学生总人数为22526名,原有行政班608个,重新组编为989个专项班,每个专项班学生人数平均为22.8人,全面实现了小班化教学。
按照学生的喜好和学校的条件,一所试点学校一般开设4-8个运动项目,最多的一所学校开设10个运动项目,共涉及26个运动项目,多项目的设置既满足了学生兴趣,又充分体现了试点学校的体育特色。专项教学课一般实行两课连排,即一堂体育课80分钟,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经对3302名学生、137名教师、13名校长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总体反映是比较积极:学生对此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到81.5%;教师对专项化教学的态度,自始至终接受和逐步接受两项合计占89.0%;校长对专项化教学的态度,认为非常顺利和比较顺利的占100%;学校管理部门对专项化教学很支持和比较支持的占92.4%;家长对专项化教学很支持和比较支持的占52.8%。
运动的乐趣代替了“军事化”的小学体育课
上体育课等于立正、稍息、队列训练加跑圈? 如今,这样的体育课逐渐退出了小学校园,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以“兴趣化”为改革突破口的小学体育课。
2015年5月,市教委在全市各区县的22所小学正式启动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蓬莱路第二小学、上师大一附小等22所小学成为试点学校。徐汇、闵行、宝山为体育课程改革整体试点区。
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坦言,由于授课方式单一枯燥,孩子们爱体育,却不爱体育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尊重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鼓励孩子们保持对运动的兴趣,体育课改是激发其运动潜能,帮助学生掌握2项可以伴其终身发展的体育技能。
化身“超能兔”,给“牛伯伯”送蘑菇,手中的小小软垫一会儿变身山洞,一会儿变身小溪,一会儿变身“飞车”……在林苑小学体育教师的马振宇的一年级体育课上,枯燥的“单脚跳”和“双脚跳”训练,变成了一场欢乐的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佩戴的心率监测手表显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平均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24以上,运动强度达到了中等练习强度。“不管身体素质基础如何,孩子们更愿意动起来。”马振宇介绍,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林苑小学组织教研力量,开始了体育游戏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约50个体育游戏教学案例,适用于不同年级。马振宇发现,“好玩”的体育课也有助于孩子更快完成幼升小衔接,“他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找标志点跑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团队合作、听指令等日常行为规范。”
“体育课不是‘军事课’,要让孩子享受运动的乐趣;不是‘纪律课’,不能让课堂充斥着训斥,老师脸色发青,学生脸色发白;也不是‘安全课’,由于怕出事故造成孩子畏手畏脚。”针对小学体育课容易出现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季浏强调,根据儿童身体发展特点和运动形成规律而言,小学体育课应该以游戏和各种小竞赛为主,让课堂富有趣味,并做到“老师少说一点,让孩子多做一点。”
与之配套的,市教委还提倡建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即小学低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身体活动方法为主要内容,比例为7:3,运用语言评价和等第制考核评价方式;小学高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基础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比例为6:4(其中三年级为7:3),运用语言评价和等第制考核评价方式。
据悉,下一阶段,本市将继续深化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组织专家编写兴趣化教学案例资源库,面向试点学校开展体育教师专题集中培训,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
将初中体育课变为育人的“大森林”
在徐汇区中国中学,原有“3+2”的体育课模式转为了“2+1+1+1”模式。该校体育教师吴倩解释说,这是指2节常规体育课,1节学科拓展体育课,1节特色拓展体育课和1节活动课,这样的改变,正迎合了“初中体育课多样化”的试点要求———基于课标和学情,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还能充分整合体育局以及各方所提供的资源,为学生们提供多样丰富的体育课程内容。
小学体育课拉开以“兴趣化”为主的改革大幕同时,初中体育课堂也开始悄然变化———格致初级中学、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等23所初中成为第一批“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今年夏天的暑期中学生足球比赛,来自闵行的文来中学勇夺初中组冠军而崭露头角,并在随后作为冠军队与“老克勒”的友谊赛中将“范大将军”范志毅撞倒了而留下了一段经典轶事。在校园足球世界里,文来中学一时间名声鹊起。
文来中学不仅足球项目见长,其他运动项目都不甘示弱。该校的篮球队在2013年就赢得了中学生暑期篮球赛的初中组冠军。羽毛球队则以包揽闵行区每届大赛的6块金牌为己任。乒乓球队曾战胜过曹燕华俱乐部,围棋队即将诞生专业段位的棋手,游泳队、田径队、健美操队等等也无不是闵行区乃至上海市的佼佼者……
按照“初中体育多样化”的高标准来看,文来中学能拥有如此众多的体育项目已属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体育项目都能绽放出绚丽,继而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将学校体育课建设为育人的“大森林”,这是校长柏彬的期望。“我们要培养出参天大树,但森林里却不能仅有参天大树,还应该有其他的各种树木。”看着学校对面郁郁葱葱的闵行体育公园,柏彬却并非有感而发。
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文来中学首先是为每一种项目都尽量配备最好的师资力量。像足球教练和篮球教练都是专业出身,田径教练曾赢得过亚运会的银牌,乒乓球教练、游泳教练等也都是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出身。实在没有专业的老师,学校还会花钱从外聘请专业教练来校指导训练,并和校外的专业体育机构合作来训练学生。
在课程设置上,文来中学实现了一个缩微版的金字塔结构。首先是111门拓展课,包含了四大类:人文经典、艺术健身、科技探索、实践交流。这是满足全校所有2000多名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基础需求的。拓展课上面是20多个社团课,这类似于社会上的俱乐部,是满足那些已经拥有一定特长和基础的学生,比如说足球社团课,民乐社团课,学生们在社团课里接受更高级的辅导。再上面就是十支校队,代表了文来中学在每一个项目上的最高水平。他们为文来中学赢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生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会有更多的学生从拓展课上升到社团课,再由社团课入选校队。
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
即便在暑假里,光明中学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依然很忙,不得停歇。两位负责形体健美课的老师,从放假第一天起就扎进了专业培训班。
这不算加班的加班,动力何来?李文耀坦言,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体育老师的“存在感”明显加强,获得了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同时也更有提升自我的紧迫感。“体育老师没有升学压力,想轻松很容易。但我们想有所作为,为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尽可能多地做些事。”
曾经被视为“小三门”的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老师也从教师队伍的边缘走向了前沿。自2012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加大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选派首批高级教师赴美研修,打造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
随着“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推进,市教委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所有体育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计划,体育老师自主“充电”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专项化改革后,‘一专多能’是高中体育老师起码的要求,而这‘一专’应真正达到专业水准。”李文耀说,学校会根据师资、场地及传统体育特色设置课程项目,但在现有人员配置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体育教师要从事非本行的专项教学。“如学校不设田径专项,田径项目出身的老师可能要上形体健美专项课,若不提高自己就难以胜任。“以前是什么都教,教得都比较浅,现在一个项目教三年,必须系统而深入。”李文耀说。
2015年,为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各学段体育教师的分类培养,为本市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人力保障。经研究论证,市教委决定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市体育教师国际发展中心,依托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市体育教师培训基地 (小学、初中),依托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上海市体育教师培训基地 (高中、大学),分别承担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培训基地每年组织4-5项专题培训,其中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组织了覆盖全部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活动指导员培训,以及更高层次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取得了强烈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受市教委委托每两年组织体育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上海体育学院除高中专项化培训外,还发挥优势组织了校园足球裁判员培训等特色培训。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承办了由上海市“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专题培训,共有135位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和232位高中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培训根据啦啦操、体育游戏、板球、空手道、功夫扇、体育舞蹈等6个项目进行集中讲授、观摩、练习等,并设置了专题讲座、互动交流、实战演练、教学答疑等环节。
此外,近两年来,上海师范大学还完成了8期青少年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工作,共培训了17个区县80多所中小学的570名体育骨干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集合了最优秀的足球师资力量,根据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在尊重青少年身体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园足球课程。
据悉,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外籍教练员进校园教学工作督导组,“督导结合,以导为主”,对外籍教练员校园足球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参与培训的足球教师们进一步提高了足球知识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及课堂管理水平,实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将在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成为带动全市足球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整体提升的排头兵。
自从爱上体育课,心智和体质一齐进步
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让学生更加专注,提升了学生的体育健身热情。上海推行“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以来,学生们不仅身体更加健康,伴随着体育运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爱上体育课收益颇多,体育育人的内涵首先凸显出来。“经过两年多的专项化教学,曹杨二中2015届高三毕业生中有7位女生拿到了足球二级运动员证书———她们全都是进入高中后才开始接触足球训练的。”
2015届毕业生范书晗就是其中的一位,高考结束后,她经常约小伙伴们到家附近的足球场踢球,只不过,她是场上唯一的女将。“我跟这些男生从小就在一起踢球,以前都是野路子,没有任何跑位、技术可言,如今,他们对我的球技可得刮目相看了。”范书晗说,她通过运动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
上海市兴塔小学从上世纪末开始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2016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上,该校女足斩获冠军,男足也获得了亚军的好成绩。此外,学校教学质量保持区前茅,学校成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生在区、市乃至全国各项比赛中捷报频传。
同时,上海在义务教育阶段突进体育课改革时,还不断完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如今,全市16个区县都设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并建成市、区、校三级测试网络;上海率先成为在全国实施5%抽测核查工作并发布年度学生体质公告的城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5年有所提高,达标率稳定在95%左右、优良率稳定在35%左右。
在最新公布的 《2015年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 中显示,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有所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及格率为96.1%,优良率为41.1%,均高于2014年。
学生们的营养状况稳定。中小学生低体重率、正常体重率、超重率、肥胖率均持平。全市中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有所上升:各学段肺活量指标优良率、及格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小学学段优良率上升幅度较大。
身体素质指标稳中有升。各素质类指标优良率、及格率较2014年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其中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耐力跑指标各学段的及格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各区学生体质健康均得到发展。比如,浦东新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全区学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达标率由2011年的85.3%提升至2015年的96%。近四年来,浦东新区输送到国家队的运动员共有12名,输送到上海一线运动队的运动员共有75名,二线运动队的运动员共有342名。特别是由浦东新区输送的自行车运动员钟天使,在今年里约奥运会上先后打破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勇夺金牌;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锋张玉宁等一大批运动员也已崭露头角。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浦东新区输送的运动员勇夺18枚金牌。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上,浦东新区输送的运动员也取得13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