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起,华北、黄淮等地相继陷入最“灰暗”的一周,遭遇今年入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广泛的雾霾天气。19日夜间起,华北、黄淮等地霾天气进入最严重时段,20日灰霾天波及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12省市。重度霾面积逾百万平方公里。
首都机场200多航班被取消
20日早晨,北京大雾、霾预警双发,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记者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获悉,今明两天,地面气压进一步降低,湿度增大,强逆温,污染扩散条件仍极端不利,北京的空气污染将达到本次雾霾过程中的峰值。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受东北冷高压影响,地面转偏北风,扩散条件转有利,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本次污染过程结束。
受上午低能见度天气影响,截至20日 14时,首都机场计划执行航班1051架次,已执行501架次,取消273架次。另据北京市交管局消息,从20日夜间起,受大雾影响,北京多条高速公路及六环路均有封闭情况。
静稳天气制造超长灰霾天
今年最强霾过程已持续5天。卫星监测显示,19日上午霾区范围约为141万平方公里。当日夜间开始,华北、黄淮等地霾天气进入最严重时段。北京等20余城市拉响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启动橙色以上预警措施的城市则超过50个。
为何本轮雾霾天气范围如此大时间如此长?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分析称,主要是受到静稳天气的影响。最近几天,大气都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垂直扩散能力和水平扩散条件均极差,且持续时间长。同时,19日起,受南风影响,空气湿度增大,吸附空气中更多的污染物,污染物持续累积,区域之间互相传输,霾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另外,来自工业生产的污染物排放和冬季取暖也导致污染发展。同时,华北平原地形也比较特殊,北部为燕山、西部为太行山,影响了空气的流动性,污染物容易在山前地区堆积。
这是今年10月以来第六次大范围雾霾过程。据中央气象台统计,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偏差,已出现5次持续性大范围霾天气过程(比去年同期多1次)。京津冀平均霾日数为18天,较去年同期偏多7天,北京、天津、石家庄的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偏多12天、6天和15天。
(本报北京12月2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