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左二)和团队成员商议筹办活动项目。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人物小传
王秋月 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总干事,2011年起承接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的运营管理。现任杨浦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曾荣获第四届上海公益伙伴 日 公益人物、第九批杨浦区知识创新区拔尖人才等荣誉,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曾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等。
■本报记者 钱蓓
睦邻中心的大管家王秋月外号“王师傅”,乒乓球队队长钱福荣外号“钱师傅”,两个师傅经常碰到一起谈事情,东北来的王师傅学了几句上海话,上海社区的钱师傅也能拗点普通话。
钱师傅评价王师傅:“能力蛮强,把这地方管得蛮好。她那个‘洋泾浜’的上海话和我这个‘洋泾浜’的普通话,聊多了倒是蛮融洽。”
40多岁的王秋月其实是个“海归”社会工作者。自从2011年创办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延泽”) 并承接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的运营管理之后,就在“王师傅”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在社区里,叫“师傅”的都有两把刷子。管着1300平方米的空间,每年接待8万多人次居民活动而且是“零差评”———王师傅是个有办法的人。
空间
李长宏年近80岁,以前在船舶机械公司做零件设计,退休后活跃在航海学会,每天背着电脑去睦邻中心,和几个老伙伴扎堆坐下,打开软件忙制图。
何汉斌75岁,每周有那么两三天,从家里骑车到第三睦邻中心,找搭子打乒乓球。入冬了,看球的人穿着大棉衣羽绒服,何汉斌短袖上阵,挥汗如雨。
钱福荣有时候在楼上打球,有时候到楼下听戏,“戏曲队有两个曲子排得不错,听戏对人好,身上有个小感冒,家里有点不开心的事,听听戏,全好了。”
说话间,楼底下出了点小状况。几十位阿姨爷叔占好了座位,泡好热茶,摆好瓜子,结果舞台上的话筒没声音———延泽的社工飞奔过去,赶紧调试。
这就是社区,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需求。王秋月用了好几年时间认识延吉七村:“社区里卧虎藏龙,什么人都有。”但在没有睦邻中心之前,这些有趣的居民似乎并不存在。
那时的延吉社区只是看不出个性的“工人新村”,建于1980年代的房子让人觉得黯淡、老旧、无趣。居民楼中间夹杂一处公建配套设施,租给了小商小贩。居民们没有公共活动场所。
后来,延吉街道决定把部分社区空间改造成睦邻中心,找王秋月帮忙做调研和设计。王秋月背着双肩包跑进跑出,在乱糟糟的铁皮屋子里听居民讲述各自的活动需求,照此对睦邻中心的空间作了分割和定位。
睦邻中心亮相的时候,有青少年之家、多功能活动室、多媒体放映室、计算机教室、健身房、亲子活动室、志愿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区域、社区健康促进区域等场所,居民们很自然地知道该上哪个屋子活动,该找什么人玩。
规则
好的公共空间,自然具有吸引人的魔力。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每年有超过8万人次的活动者,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各自的圈子和团队。王秋月发现,老社区的居民开始重建他们的人际关系。
张小英以前不打乒乓球,天天在家买菜烧饭做家务,“实在没啥地方可去”。睦邻中心一开业,她立马在二楼乒乓室开发出打球的潜能。“我住在延吉六村,隔着一条横马路,走过来四五分钟。”四年来,她基本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打一场球。一起玩的人多了,乒乓球队慢慢组建起来,张小英成为其中一员。
两年前记者在第三睦邻中心采访时,乒乓球队正要“变天”。队员们觉得过去的队长“不作为”,组织球赛太少,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太少,要求换人。他们一度求助王秋月,想请她出手调解。王秋月拒绝了,“这是团队内部事务,你们应该自治。”
王秋月说,社会工作讲究“助人自助”,引导服务对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事实上,睦邻中心大大小小的群体和团队,每一个都在纠纷和合作中学习着自我管理。睦邻中心每月举行一次例会,团队负责人和社区代表都会参加,王秋月和他们商量睦邻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团队的活动安排,让每个人都成为空间管理者;她和大家探讨议事规则和程序,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并不给出具体答案。
乒乓球队“易帅”之后,队伍规模从十几人增加到五十多人,三张乒乓桌不太够用,抢地盘了怎么办? 张小英摇摇头:“怎么会抢地盘呢,玩也是有规矩的,五局三胜或者三局两胜,输了的下场休息,下一轮再上,人再多也不可能乱。”
社区团队看上去闹哄哄的,其实各有各的运行法则。居民们都有老到的人生经验,引导好了,有的是自我管理的办法。王秋月感叹:“我们常说能力建设,其实不知道是谁建设谁,很多时候居民们会告诉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应该改变。”
人
延吉新村居住着不少外来人口,附近的小学和初中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第三睦邻中心因地制宜,开发了青少年服务品牌。睦邻中心每年组织小朋友参加夏令营,社工们有时带着外来务工者子女参观上海地标,有时邀请专业师傅教孩子们做烘焙,还把安全教育课堂开进了小学。
外人看来平淡无奇的活动,悄悄地改变了一些孩子的人生。
正在职校读书的女孩韩笑,前两年参加夏令营时认识了王秋月。韩笑记得那时自己没有手机,每次活动结束,王秋月都会帮她查好路线,告诉她该怎么回家。她在睦邻中心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面试———中心自办的青少年杂志《松果城》招聘小记者,王秋月是“面试官”。小姑娘觉得王秋月和社工们是自己的“靠山”,“我们的梦想再怎么渺小,她都不会打击我们,而是鼓励我们。”
升初三之前,韩笑面临着回老家还是留在上海的抉择。在睦邻中心的过往,让她对上海充满留恋,她说:“世界这么大,我好想看看。”韩笑最终留在上海读职校,读书期间申请到睦邻中心担任志愿者,帮忙组织青少年活动。
“社会工作者谈价值、伦理、技术、场域、关系,谈到最后都是为了人。”王秋月说,“我们不可能立竿见影改变谁的命运,但是可以通过天长日久的努力,帮助别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延泽这家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风格也和别家不太一样。赵义倩前些年从深圳来到上海,去延泽应聘,王秋月不光给她介绍了上海的社工行情,还根据她的职业兴趣介绍了几家社会组织,建议她慎重做决定。赵义倩因此觉得,“延泽是有人文关怀的机构,跟着一个关心同事成长的人工作不会有错。”
市民点赞
李长宏 (延吉睦邻中心活动群众)我认识小王比较早,睦邻中心装修的时候就看到她背着双肩包进进出 出。我们年纪大了搞不清楚新概念,问她“睦邻”是什么意思,她有问必答。中心正式对外服务后,她经常带人参观讲解,见到我们非常有礼貌,开口闭口“老师好”。走路遇到,一定侧过身子让我们先走,或者跑到前面帮忙开门。我们用电脑用手机遇到问题,总归找她帮忙,她会很耐心地给我们想办法,所以跟很多居民都互相熟悉。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睦邻中心日常安排这么井然有序,社工和居民相处这么融洽,就是因为管理到位。我们跟这里的社工小年轻接触,感觉他们对老头老太非常好,很尊重我们。我们之间有一种非常平等的关系。从他们这支队伍身上,就可以看出王秋月是不错的。
张天美 (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
延泽刚承接睦邻中心的时候,王老师经常找居委会干部了解社区情况。她说:“你们都是资深的社区工作者,我们其实是‘外来人’,对于社区的资源、关系都不了解,要多向你们学习,多多合作。”这几年,居委会和延泽合作开展了很多活动,像妇女节活动、劳模茶话会等等,一直合作得很好。
社区藏龙卧虎,以前缺少空间和平台,现在有了社会组织运营睦邻中心,我们组织发动居民的力度大多了,经常一起办点促进邻里关系的活动。有一年中秋节,我们找了社区一位80多岁的志愿者老师教居民做月饼,这位老师以前是中式面点大师傅,那天做了200多个月饼,热闹得像过年一样。经过这些活动,明显感觉社区关系更融洽了。
延泽的工作人员都很敬业,也很专业,不论是青少年服务还是老年人服务都做得有声有色。这两年,我们合作开发了适合社区的自治项目,社工协助我们分析调整项目书,帮助我们从做项目的角度来梳理社区自治的思路。大家各自发挥所长,配合起来特别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