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着“中正仁和”牌匾的养心殿正殿明间。本报记者周渊摄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悬挂着“中正仁和”牌匾的养心殿正殿明间、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东暖阁;雍正帝“勤政亲贤”玺、青田异兽组“为君难”玺、乾隆帝元旦开笔吉字……故宫养心殿里充满故事的传奇之地和奇珍异宝,即日起整体“搬家”至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联手推出的特展“走进养心殿”27日开幕,深藏养心殿中的268件(套) 珍贵文物首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
“过去,故宫借调珍宝‘出宫’,往往是金器、漆器之类专项展出,少有这样完整的主题性展览,养心殿文物与建筑在首博构建出完整的情境,其文化感染力不言而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建议,博物馆系统可以加强合作、挖掘更多潜力,让文物资源全面走进公众生活。
告别“扒窗户”看养心殿的历史
记者跟随单霁翔在首博“养心殿”中走了一遭,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用他的话来说,“完全‘包’住了1100平方米的养心殿。”
进入展厅,迎面便是中正仁和殿,东西暖阁、三希堂、勤政亲贤殿、佛堂、随安室等依次排列,此前人们只能透过窗玻璃远远看一眼的传奇之地,如今无遮无挡展露真容。
“今天展览的主题是‘走进养心殿’,600年来,养心殿里的东西从没出过紫禁城,起居室、佛堂等空间更是从未对外开放过。”单霁翔感叹道。过去,故宫养心殿只开放了30%,1000平方米的参观面积内,滞留人数经常超过800人。“故宫每年1500万观众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奔着养心殿而来,人们进不去只能扒着窗户往里看,每到冬天窗户上便布满了人们呵出的白气,这场景离我的期待太远了。”
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说:“养心殿是雍正以来清朝皇帝们办公所在,涉及中华民族命运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曾在此做出,不论带来光明还是黑暗,养心殿曾是紫禁城的中心,也曾是中国统治中心的中心。”
为了呈现这种命运感,“走进养心殿”内容策展人、首博清史专家章文永表示,展览在策展方面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逻辑顺序,而是让观众既能近距离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也能通过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三希堂”之称缘何而来?明窗开笔、垂帘听政发生在什么地方?皇家造办严苛到何种程度?在养心殿内皇帝的一天如何度过?
“乾隆帝元旦开笔吉字的具体内容可以放大贴在玻璃罩上”,单霁翔对养心殿中的文物如数家珍,并不时提出建议。“唯一遗憾的是,佛堂中三面阁楼、一尊4米多高的紫檀无量寿塔伫立的场景未能实现。”
去年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养心殿闭门精修的同时,近2000件陈设文物也将完成大修整和大迁徙。按惯例这些宝贝将被收纳在库房中妥善保管,单霁翔透露,文物在修缮的同时,具备展陈条件的也不会“闲着”。据悉,养心殿将在2020年竣工向公众开放,届时将开放到90%。继首博展览之后,养心殿文物还计划“摆驾”多地巡展。
修旧如旧,呈现“原汁原味”养心殿
为“接驾”养心殿中的268件(套)宝贝,首博不仅对养心殿进行了原貌陈列,在文物保护方面也动足了脑筋。比如,收藏乾隆帝临元曹知白《十八公图》卷的展柜下单独配备了新风系统,以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温度24℃、湿度53%左右是最佳保护状态。对那些不宜长时间暴露的书画类展品,三个月左右就会进行更换。”章文永说。
此次展出文物大多为“原装”,比如三希堂的靠垫自乾隆时期便收藏至今,桌案上的织绣桌布“不敢熨烫”,章文永说:“就连褶子都维持原样。”
部分需要修复的展品也秉持了修旧如旧原则。记者了解到,东暖阁内的两方紫檀八角香几,西暖阁的炕桌、香案等十多件文物的修复出自百年老字号“同兴和”木工师傅陈翠路等人之手。陈师傅向记者讲述了修复的艰辛:“以八角香几为例,损坏最严重的仅剩4只底足,我们千方百计寻来紫檀老料,历经木工、雕工、漆工等数道工序;西暖阁的香案原先便使用了最上等的紫檀,如今要找到这样的老料并非易事,更不用说精雕细琢还原那些200年前的绳纹……”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延续了故宫和首博“接地气”的传统,扫二维码解说已成“标配”;观众戴上VR眼镜、通过手机便可实现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两方电子屏幕以微信对话的形式分别呈现了雍正帝在养心殿引见李景泰以及慈禧太后召见曾国藩的场景,对话可读性强,内容则严格尊重史料记载。
此次“走进养心殿”特展将持续5个月,28日正式向公众展出。展览将采取预约方式,每日开放预约名额2600个。(本报北京9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