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星
人物小传
吴韬,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第八批上海援疆干部中唯一一位法人代表,就任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援疆三年,吴韬不仅带领着团队啃下了“冲三甲”这块硬骨头,更是让喀什二院从里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使其朝着“南疆医学高地”这一目标坚实迈进。援疆期间,吴韬曾先后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喀什地区六十年建设突出贡献奖等殊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休斯敦医学中心及英国剑桥大学等多所名校留学,这些犹如光环般的显赫履历,并没有让年仅43岁的吴韬显得“高高在上”。相反,每次见他,一脸爽朗的笑容总是少不了的。熟悉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更像个哥们儿。援疆医疗队的队员们如此,二院的领导班子如此,就连喀什二院那些普通的医生护士,说起吴韬也会频频竖起大拇指:“吴院长一点架子都没有。这三年,他带给我们医院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走进如今的喀什二院,感觉上和上海的大医院已无二致。倒是相对宽松的就医环境,会让很多来访者甚是艳羡。而同事们口中的“巨大变化”,除了眼前宽敞明亮现代化的诊疗环境、不断添置的新设备以及上海专家手把手传授的新技术,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吴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给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的碰撞。
让当地医生学会“自我加压”
今年,是吾麦尔江·克力木到喀什二院心内科工作的第二十年。他坦言,在之前的十几年里,自己其实看不清前途在哪:“每天除了看病还是看病,感觉能看的就看,看不了的就让他们转去乌鲁木齐。”援疆医疗队来了后,吾麦尔江在专业能力上提升了不少,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在吴韬上任伊始便大力推行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中,吾麦尔江成了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作为三甲医院,我们要做的,除了要能给老百姓看病,更重要的是要想尽办法,帮他们把病看好,这就要求每个人都不断地学习并提升自我。”吴韬院长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也成了吾麦尔江的座右铭。找题目写论文、申请科研项目,看外文文献……这些以前几乎从未有过的“自我加压”,如今渐渐变成吾麦尔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去年5月,吾麦尔江成了医院里第一个出国游学的本地医生,独自前往意大利米兰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交流了3个多月:“其实之前我已经去过上海、北京等地培训过,当时在网上看到意大利那边发布的信息,我就问吴院长,能不能申请看看,吴院长听了非常支持我。”
几番电子邮件沟通下来,吾麦尔江顺利踏上了飞往意大利的航班。三个月后,学成归来的他在医院里逢人就介绍他在意大利看到的新理念。其实,就在吾麦尔江出发后没多久,吴韬就以此为契机为二院新建了相应的出国申请流程,鼓励更多的医生凭自己的能力走出去看一看。
像吾麦尔江这样“蜕变”的,绝非个案。这几年,在吴韬的精心设计下,包括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优秀护理人员、紧缺人才、管理人员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让喀什二院的大多数员工,都找到了各自努力的方向。
“要我干”成了“我要干”
其实在来喀什之前,吴韬就知道要带领二院在三年内创成三甲医院,但当时他并不知道,从2014年2月率领援疆医疗队入疆算起,真正留给他们“创三甲”的时间,只有短短9个月。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只有2014年设有“创三甲”的新评审,之后两年都只有针对三甲医院的复评审。彼时的喀什二院,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离三甲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在吴韬看来,迫在眉睫的“创三甲”任务就如同一个烫手山芋:“你问我有什么困难,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前前后后经历的困难实在是太多太多,幸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难关都被攻克了。”
在吴韬看来,如果不把喀什二院的学科建强、队伍带好,光靠24个援疆医疗队员,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于是,这三年,作为院长的他每年初都会在全院范围召开一个中层干部培训班。以往,除了例行的大会,全院范围的培训几乎没有:“我开班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前大家各自为政、走到哪算哪的局面,让医院的每一个科室负责人,都拿出主人翁的精神,了解医院全年的整体规划,明确自己在其中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培训结束后,各科主任都要交上自己亲自研究制定的当年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涉及医疗、科研、文化、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每一块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如果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目标,那么科主任只能离开原来的岗位。如同动真格地定目标一样,吴韬对二院的绩效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纯粹按照各科室收支由科主任分配奖金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综合考量各科室劳动量、成本、科研等系列因素的绩效考核指标。这些年运行下来,绝大多数职工的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
从思想上给职工们铆足了劲,曾经的“要我干”,也就妥妥翻篇儿成了“我要干”。
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2014年2月至今,吴韬率领着前后两期共46名上海援疆医疗队员,给喀什二院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队员们眼里,吴韬既是同事,更似大哥。在工作上,自己只管放开做,碰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大哥总会在背后力挺他们。在一帮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普放、CT、磁共振三个科室强力整合成了影像中心,原本已“没落”的口腔科不仅重振旗鼓还牵头成立了新疆口腔医学会喀什分会,从无到有的肾病科、新生儿科也逐渐成了南疆地区的佼佼者,当地医生的论文屡屡拿到了SCI高分……
看着这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吴韬心里常常会想起一个人———他的父亲。作为显微外科专家,父亲对当初吴韬援疆的决定举双手赞成。可没想到,就在2013年8月吴韬入疆没几天,父亲就突发脑溢血住院了。等到2014年春节回沪探亲时,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父亲,已经无力再看吴韬一眼。2014年7月26日晚上11点,正和同事一起审核申报自治区科研项目的吴韬接到了弟弟的电话———父亲走了。匆匆赶回老家办完丧事,两天后吴韬便又出现在同事们身边:“没办法,那时正是冲刺‘三甲’的关键时刻,我相信父亲一定会理解我的。”一年后的7月26日,下班后的吴韬让厨师炒了几个小菜,悄悄拿到了自己宿舍。翻出手机里和父亲的合影,斟上两杯酒,吴韬含着泪向父亲汇报起了这两年的援疆成果……
还有半年,第八批上海援疆队伍就将迎来轮换。最近,在和同事们的交流中,吴韬常常会拿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来举例:“从规模上看,我们和他们相近,床位也是八百多张。梅奥诊所最重视的理念便是‘患者需求至上’。我认为喀什二院发展到现在这程度,未来并不需要做过多扩张,而是应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从患者的角度多做设计与思考,打造‘精准医疗’。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五口通八国的喀什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而喀什二院未来也将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医疗中心。尽管所谓的南疆医学高地并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但从院长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可以通过上海医疗团队这一轮轮援建,让喀什二院的综合实力,逐渐接近上海顶尖的三甲医院,不仅要让新疆群众受惠,也要辐射更多周边地区乃至邻国的病人。”
(本报喀什6月1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