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接受采访。本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摄
16日至17日,以“丝路认知——更快、更准、更广”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行动,对增强了解与交流、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合作框架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吸引了来自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地区以及国际学术组织的300多位空间对地观测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本报记者专访了大会主席、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他表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国际倡议,具有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宽等特点,需要在广泛空间进行开发建设。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空间科技大有可为。
丝路建设,遥感先行
文汇报:郭院士您好,“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举办的背景是什么?空间技术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联系?
郭华东:“一带一路”是个国际倡议,我个人认为是建国以来中国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表明中国将与沿线国家一同绘就宏伟蓝图。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推进实施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也面临环境、资源、灾害等系列问题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尚缺乏必要的科学认知。
空间观测技术具有的宏观、快速、准确、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使其在应对上述挑战与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提供基础性、精准性数据和宏观、前期战略咨询,我们称之为“丝路建设,遥感先行”。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卫星、机载遥感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等空间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步入空间对地观测大国行列。同时,我国具有接收国内外卫星数据的强大能力,由密云、喀什、三亚等卫星数据接收站组成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网已覆盖我国陆海全部面积、亚洲70%的面积,接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以上基础的地球大数据能够为全球变化、减灾防灾、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组织召开这次“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旨在通过科学认知“一带一路”的资源与环境空间格局与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对地观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空间观测的学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建立“一带一路”空间国际合作的框架与机制。
“数字丝路”打造大数据平台
文汇报:大会产生了哪些重要成果?未来还会举办类似会议吗?
郭华东:大会的主要成果有两项,一是《“一带一路”空间观测国际合作北京宣言》,呼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空间科技领域多边合作机制与框架,促进对地观测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对地观测数据的共享服务,形成命运共同体。发布《宣言》的目的,既是让国内外对地观测领域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需求,也是让决策机构了解对地观测技术的进展及服务“一带一路”的有效性。
二是启动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数字丝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该计划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发起,目前已得到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响应。“数字丝路”将广泛联合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国际计划,基于天基、空基、地基的多源海量数据并利用模拟手段来认识“一带一路”。其中,将打造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大数据平台和共享服务系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可持续的空间数据设施;同时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城市化监测、文化遗产监测、灾害监测等,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过程提供战略支持。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决议,“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将形成两年一次的系列会议。根据柬埔寨的申请,第二届“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将于2018年在柬埔寨暹粒举行。
空间科技助力,灾害防范未然
文汇报:您提到空间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具体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和领域?“数字丝路”所形成的大数据平台,对“一带一路”建设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
郭华东:空间技术主要是用科技的手段去观测、分析、认识地球现象,提出对某些现象规律性的意见,提供给决策者们参考。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空间技术可以做许多先期的工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中,空间科技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局宏观分析、长周期动态监测中更具有独特优势,其产出可为国家和国际合作者提供先期科学支持,应用领域诸如生态环境动态分析、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研究、水资源时空格局与安全性、城镇化与自然文化遗产地监测、典型海域与海岸带环境变化、农情监测与粮食安全等等。
一个比较具体的例证是,我们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技术和评价依据。具体来说,以中巴路桥建设为例,每个选址都很重要,一旦选错位置,例如选在了大的断裂带上,后果将是致命的;又比如从瓜达尔港到喀什之间有三个洪水泛滥区,如果不做好前期规划,工程建设启动后将后患无穷;再如,我们知道目前全球都存在海平面沉降的问题,所以在海港建设方面,同样也需要基于科学分析的先期规划。对地观测技术均可对以上提供科学支撑。
回顾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共有近7万余人遇难。当我们用遥感技术开展地震监测时,发现房屋倒塌最为严重的区域,多数都位于土质比较松散的冲积扇上。在这种地质条件地带建立人口密集区,不要说发生重大地震,即使一个轻型的地震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这些血的教训更应该让人们意识到空间技术的重要性,意识到利用空间技术开展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认知研究的重大意义。未雨绸缪,防范未然。试想,把铁路建在断裂带上,大桥建在滑坡体旁,重大工程建在洪水泛滥区,无论对于“一带一路”计划本身,还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人民,都会造成极大损失。
文汇报记者郭超豪(本报北京5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