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薇菁
一名出生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女子,竟在数天之间紧紧牵动了百万人的心。她不是高门望户里的名媛,也不是上海滩上走红的明星,但她很美,一抹微笑宠辱不惊,风轻云淡。
属于她的相册集被有心人士做成了微信,呈现了她几乎完整的人生轨迹。在时代巨大的变革浪潮中,相片里的她眉宇间始终清淡从容,被称之为“民国无名女神”。一夕之间,这条原始微信转发量超过80万,并引发争相转载。有人被感动,“那是属于妈妈一代的记忆,平淡中有着炙热的激情。”有人很好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游泳池、骑马场,还有能在黑白相片上抹上红唇的照相馆,老上海怎么那么时尚”。有人回到家,赶紧收集整理自家的照片,温柔地翻过一页页,家族的历史与记忆再次被重温。一本普通人的影像集,为何能深深打动那么多人?
“是她,却也是另一个她或他,”这本老相册收藏者、杭州铁崧斋主人张寅超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这些民间的影像记录,触动了人们内心最纯净的地方。平凡和渺小中蕴含着一种伟大。不是丰功伟绩般的伟大,而是积极乐观地生活着的、平淡的伟大。他们虽然是陌生人,何尝不是我们熟悉的身边人,我们也曾这样走过、这样动情。好像照片里凝固的瞬间,见证的也是自己的情谊。”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葛涛认为,保护、整理私人相册、民间影像集是珍爱城市历史、重视生存个体的表现,体现了一座城市深切的人文关怀。这本相册走红的意义更在于,这标志着私人影像进入城市发展研究的开始。
相片,留住的是传承,是关于“家”的记忆与深爱
民国上海“无名女神”的微微一笑倾了整座城市。在热心市民与媒体的努力下,美丽的相册女主人已经被找到。她叫李伟华,退休前是上海蕾西饭店的会计。通过她的子女、亲人、同事和邻居们的口述,“女神”真实的人生轨迹渐渐清晰,有幸的是,对她所有的回忆与追溯拼贴出一个与她容颜一般透彻、姣好的人格。为这个打动全城的故事抒写了美好的结局。
根据李伟华之子的叙述,这本相册只是母亲所有相册中的一本而已,应该是不小心遗失的。8年前,上海城隍庙旧书市集上,张寅超在一堆蒙尘的旧物中把它“救”起,这才有了今天的故事。而在市场上流通的其他私人相册、相片,往往没有那么好的结局。
有一段时间,上海城隍庙的古玩市场、文庙的旧书摊上,小贩们收来的老照片、相册、婚书几乎是成箱成箱地在卖,这种现象在全国大城市的古玩城极为普遍。和人一样,这些影像也有着自己的宿命,经历重重悬念与命运波折的考验。装帧较为精美的、完整的,或能成系列的,通常会被小贩抬高价格,一套在千元到几千元人民币不等,剩下的就没那么好的身价,尤其是零散的相片,破碎与遗失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
“它们散落在市场,就像老建筑被拆被毁,令人哀伤而叹息,”张寅超很疑惑,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丢弃属于家庭、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记忆? 让它们变成一堆杂物,供陌生人挑挑拣拣。这其中,一定有遗憾、有无法言说的变故与痛楚,有属于时代变革与家庭际遇的无奈。“我本能地去收藏这些东西,本身没有功利的愿望,但我相信它们是有价值的,价值难以估量,甚至价值连城。”张寅超说。
张寅超告诉记者,他自己的家庭一直以来都有留影的传统。直到今天,他还完整收藏着太外公、太外婆的照片。相片上的太外公身着马褂头顶瓜皮帽,随着匣子的打开,晚清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的五官、神态更有着后孙们熟悉的气息,原来时代与时代是联系在一起的。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人物专业的张寅超仿佛对“人像”有种天然的兴趣,当他一看到旧书摊上的老照片时便挪不动脚了,“从照片中能解读关于生命本质的东西,跟过去的人交流,和未来的人联接”。
其实,今天的人们何尝忘却了生命的来处? 在张寅超看来,人在前进时会忽略很多东西。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很少需要到照相馆合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在镜子前把头发梳梳好、理理顺,女眷们画一个淡妆,听着摄影师调动起全家人的喜悦。“咔嚓”一声,就像一个切片,浓缩了生命一段时间的信息。今天,人们拍照变得随意化,也少了仪式感。但是这本相册帮助人们回忆起来了,他们产生了探寻过去的强烈愿望,寻找自己与过去的一种联系。
“照片是具象的,但留下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对家庭来说,如果不好好保存照片,家庭的历史就会被遗忘,有些孩子甚至没有见过爷爷奶奶的照片,”张寅超说,“这是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有先进的学堂教育,但家庭内部的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传承、继承,我们就会不知来处,我们就像悬在半空中,当我们问自己是谁时,就会茫然。我们会轻视祖辈,变得狂妄自大,好像无所不能,和传统割裂会使人渐渐膨胀,迷失方向。”
民间影像,一片还未开垦的历史人文金矿
自上海开埠以来,得风气之先,在晚清之际照相业便十分发达,摄影普及率高且用途广泛。在用于商业宣传、工程记录、社会纪实等实际用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为个人、家庭、团体、机构等影像留念。葛涛认为,像李伟华那样的市民个人影集在上海,不说“天量”一定也是“海量”的。这些市民个人影集,其中的史料价值与文化意义,不同于文字记录、文献资料,他们更为直观、真实,更具有历史现场感。
从2008年起,张寅超开始有心收集私人的老相册、老照片。每到一个地区,他便去旧物市场或古玩城逛一逛。如今,他已经收藏了10本以上的民间相册和几百张散张照片,其中最小的照片只有半寸,会“识中”它们是因为看到了独特的人文密码,充满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还有不少从英国“淘”来的小像,相片上的绅士淑女们和英剧 《唐顿庄园》 里的装扮极为相似。“如果整理一下,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
这几十本相册里有不少上世纪的“男神”“女神”,生活点滴虽平淡也传奇。其中就有一位“南洋女神”,她的相片背景大多是典型的东南亚风格的建筑,还有不少巨轮出现在背景中。她是典型的华人特征,她的丈夫和孩子也多次出现在相册里,充满生活情趣。“面对一个陌生人的影像,有时却感觉很熟悉,就像你的亲人朋友一样,你昨天不认识他,今天就认识他。隔了一段时间又会陌生,然后再熟悉。”每一次翻看,都有新鲜的发现。民间有不少人的“私人收藏”都着重于寻找名人的印迹,但这些来自普通民众的影像资料却同样重要,张寅超希望自己的收藏能帮助学术界、艺术界以及大众发现、研究。
能够从民间影像中得到的信息还有太多、太多。在张寅超的收藏中有一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皮质封面相册,封面有着古罗马骑马勇士的模压,这种相册在当时是很平民化的,但也不失精美,绣花封面的“无名女神”相册亦是如此,当时就是因为它淡雅而稚巧的绣花工艺让张寅超一见钟情。晚清时期的上海滩老照相馆,不乏采用来自欧洲的拍摄技术与材料,相片装帧非常精美。微信制作者沈月明昨天在接受上海交通频率相关采访时也提到,前往照相馆拍照一直都是上海人的时尚。解放初期,香海、人民、静安等照相馆遍布上海滩。微信的女主角就是一位爱拍照的女士,几乎拍遍了各大照相馆。而她独特的气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今天的人们身上也很难寻觅到了。
“自从照片问世、并逐渐在社会上普及以来,利用它进行历史记录,即成为一种风尚,”葛涛说,“家庭影像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史料。了解普通人的一生,家庭的发展与变迁,是注重人之个体生命与发展的表现,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重大。”他建议,政府、博物馆和各类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可以向民间直接呼吁、采集,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老照片先进行数码化,留档后开展整理和研究工作,这也是一座城市对自身文化历史的珍重与爱惜。
“姆妈热情纯真,乐于助人”
申城媒体聚焦老相册主人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当人们赞叹于“无名女神”的独特气质时,对她的人生之路更是充满好奇。寻找这位无名的“女神”成为城中热事。在媒体的努力下,相片的主人从茫茫人海中被找到———她名叫李伟华,退休前是上海蕾西饭店的会计。遗憾的是,“女神”早在8年前因病离开了人世。
与最初猜测有出入的是,李伟华女士并非没有养育子女,这本相册只是她收藏中的一本。李伟华育有二子一女,女儿现定居澳大利亚,大儿子在上海滑稽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小儿子已去世。
这几天,上海交通频率FM105.7《1057大家帮》 节目以及多家媒体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相册主人以及其背后的家庭故事,陆续披露了更多关于李伟华的人生细节。
根据其子女、故旧多人口述,李伟华不仅人长得美,而且乐观开朗、善良、乐于助人,是“很有责任感”的人。她把钱看得很淡,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最困难的阶段,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亲人、同事。在家中,她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活泼,和外甥们打成一片,是一个开明的长辈。她鼓励自己的几个孩子上山下乡,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中去。虽然也时常牵挂自己的孩子,但一直放手让他们去成长。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她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有关部门供医学解剖。
女儿撒明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称,她为母亲感到骄傲,虽然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但是她人“老好”的,很“纯”。她特别提到,母亲是一个特别热情的人,性格开朗、人缘极好。离世前不久,她还跟刚刚结识的朋友开玩笑,“你说,我和我的女儿谁更漂亮”。撒明觉得母亲特别了不起的一点是,母亲很早就有遗体捐献的意愿,这一举动在当今也是非常开明和有奉献精神的,说明她的心中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