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16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从火车站里涌动的人流,到挂满年货的农家,生活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年味。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南地北的几位年轻人。尽管身世和经历完全不同,但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巨大的荣耀面前,这群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没有迷失自我,没有背靠荣誉“一步登天”,而是选择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踏实而勤勉地前进。在2016年伊始,让我们细读这群年轻人的故事,为他们的青春点赞。
18岁的牛牛,与“神童”的传奇道别,以年轻钢琴家的身份出场。
那个名叫牛牛的“神童”已经长大了。2015年,他以张胜量的本名登场,在国家大剧院拉开“2015‘绝胜量典,全球巡回钢琴独奏会”,他把这视为一场成人礼:与“神童”的传奇道别,以年轻钢琴家的身份出场。
2005年,7岁的“神童”牛牛现身于首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大师班,首次被世界发现并声名远扬时,本报记者施雪钧第一时间采访了他和他的老师。那时候,牛牛乳牙未落,言语稚气而自信:“我最喜欢郎朗……他音乐感好,技巧也好,但我会超过他!”
相隔10年,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的张胜量,这样看待自己的音乐人生:“现在,我对自己的期待并非是要超越谁,而是每天都要超越自己,有所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神童”到青年钢琴家
“神童”牛牛声名远播,曾让许多音乐界的大师为之心折。2005年7月,在法国西博克国际钢琴艺术节上,牛牛身着白色演出服走向舞台中央,用一双孩童的手,演奏出了包括 《奥菲亚的悲叹》 《C小调幻想曲》 《爱之死》 等一系列难度颇高的曲目。
次日,法国的报纸评论说:“(牛牛) 真正地让音乐呼吸起来,赋予音乐无比的生命力……毫无疑问,他将成为一代最杰出的钢琴家和音乐家之一。”
那时,牛牛学钢琴刚满三年。尽管幼时的记忆已经被他自己淡忘,但父母仍然记得:3岁时,孩子突然说要学钢琴,然后自己爬上了琴凳,拿了本 《汤普森钢琴曲集1》,从第一页弹到最后,一个音都没错。
真正开始学钢琴后,牛牛展现出了更多让人不可思议的能力:他的双手能弹出9度音;他的耳朵能同时分辨出10个音;他的记忆力超常,一首奏鸣曲三个乐章,其他人背谱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而他只要一个星期就可背得滴水不漏;他学琴只有三年,已经在弹奏一般人训练五年到十年后才能接触的肖邦练习曲,并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水平;他7岁就弹完了肖邦练习曲第一套,8岁弹完了第二套,而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也很难在10岁以下完成……
往后的几年,“神童”的人生仿佛腾云驾雾,跨出的每一步都非常人能及:8岁,他成为上音附小年纪最小的学生;9岁,签约EMI唱片,成为一百多年历史上签约年龄最小的钢琴家;12岁,成为全球录制 《肖邦练习曲全套》 最年轻的钢琴家……他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与英国皇家室内乐团、瑞士硫森节日弦乐团、贝尔格莱德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等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合作。
最近一次听闻牛牛的消息,是在去年年底采访世界知名指挥大师汤沐海的时候。汤沐海说起这位弟子时十分骄傲:“他刚满18岁,事业如日中天,技巧极好,记忆力也惊人,能够流畅地演奏数十首高难度的协奏曲。”
这不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神童”长大了,依然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懈耕耘。时光也磨去了他的稚气与调皮,18岁的张胜量显得谦逊、稳重,隔着越洋电话,他平和且真挚地描述音乐对自己的意义:“音乐是我的信仰,它给予我莫大的力量。哪怕它不能给我带来如此大的成就,我也不能缺少它。因为,只有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从天才成长为青年钢琴家,牛牛把天赋修炼成了纯粹的追求:“我家里有不少人信佛,我也或多或少被熏陶,比如不要把‘得失心,看得太重,一时的成败算不了什么。”
总有人问他,上台时紧张不紧张,他说自己从来不紧张,因为平时已经练得足够好了:“如果上台时犯了错,那也没关系,我又不是机器人,犯错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的音乐是真诚的,因此我很坦然。”
汤沐海说,牛牛一家的名利心都很淡泊,这是很难得的:“你说做音乐的人完全不在乎名声,是不可能的,演奏家总是希望别人来听你的音乐,因为观众的赞扬是最好的认可。但是,你总要认清,你学音乐最终是为了自己的爱,这种爱不应当是功利的。”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
即使是“神童”,牛牛的成长过程也并非一马平川。事实上,钢琴演奏不仅仅是艺术,也是一门要求手脑协作的高难度“技术活”——要练好这门手艺,没有其他法子,只有大量的、不间断的、反复的练习。
、
2004年,6岁的牛牛在钢琴前。
不是没有疲惫的时候,8岁时他来到上海读书,遇到了技巧上的瓶颈。那时,母亲陪着他,在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子,隔音不好,楼下就是游乐场。孩子们玩闹的声音传到耳朵里,让牛牛感觉烦躁,他对母亲说:“不想弹琴了,想放弃。”
母亲的回答是:“行,如果你想清楚了,我就尊重你的想法,咱们收拾行李回厦门。”
但真要放弃,牛牛又舍不得,反复思量了好久,一会儿烦躁,一会儿坚定。就这样好几年过去了,直到10岁时,他的技巧才真正地有所突破。
“在经历这一切的时候,我就像每一个琴童那样,老老实实地通过慢练和节奏练习,一点点把乐谱吃下来。”牛牛说,但这段经历给予他最大的体悟是,人要成功,不可能永远靠着天赋,坚忍的内心是更重要的。
另一方面,牛牛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他能够在“神童”的荣光之下,仍然保持清醒自律的重要原因。自牛牛出道以来,就不断有商家找上门来,想要合作代言,都被他的父母婉拒。那会儿,家里人甚至不让牛牛看到媒体对他的报道。父母的保护,使牛牛可以安静地学习音乐。
13岁时,牛牛以全额奖学金,被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胡桃山学校录取。自那以后,他的演奏和露面机会少了很多,也得以静下心来学习,牛牛觉得这样很好。“我不是想要弹到二十多岁就结束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弹到不能弹为止。”在早些时候,他曾对母亲说,你要活到100多岁,因为我的理想是八九十岁还能搂着你开音乐会。
来到美国之后,牛牛所处的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了,尤其身处世界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全世界最厉害的人都在这里了”:“比如我和一个朋友玩得很好,彼此聊天已经没什么拘束的那种。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在音乐上的造诣那么深,那么厉害。”
“他们会给你造成压力吗?”
“不,我觉得是动力。想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都是这么厉害的人,我觉得无比光荣。”
牛牛把到美国学习视为自己人生的第二个节点,西方教育使他对音乐的理解更深了:“中国的学习是很系统的,老师擅长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美国不一样,他们更鼓励你去个性地理解音乐。所以我在中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美国升华了对音乐的感知。”
而他的兴趣也不仅仅局限于古典乐,流行、电子、摇滚……牛牛都有所涉猎,他自己编的曲目也囊括了诸多风格:“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是表达人与人的沟通,也都是我想要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完善着音乐,也完善着自己。”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你不可能总是以同一个频率在走,有时候快一点,有时候慢一点,这都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放弃,保持往前走的频率就好了。”这个年少成名的钢琴家,此刻流露出了早熟的语气,“我已经不再是‘神童,了,一个人在8岁、10岁的时候,还能拿年龄说事,到了18岁以后,只能靠实力来证明自己了。”
文汇报记者张小叶
相关链接:【2016,青春这么走来】“夺刀少年":当光环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