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
面向“十三五”,上海城市发展要倡导并逐步实施城市更新,包括旧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改造,以及近年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
月余前落下帷幕的“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通过140多个典型案例,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开发的主旋律不再是“圈地”“扩张”,而是在原有城区基础上进行更新。
其实,上海一直在不断地更新着。起初是渔村,后来发展成老城厢,再从1843年开埠,绵延至现在。1886年,一位外国人是这么说的:上海无疑是一座伟大的废墟,如同许多年轻、正在崛起、有追求的城市,壮丽辉煌正在取代原有建筑。
人们确信这座城市正在增长的重要性,它必将成为中国贸易的中心,任何推测都不足以说明,土地和资产的价值会达到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程度。而100多年之后,很多当初难以想象的东西都实现了。
但它始终还是上海。大规模建设几番潮起潮落,终将退却,城市的主要发展应该是更新和复兴,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修补改善。城市应该是我们的理想、艺术和价值的体现。
在林林总总的全球城市排名中,上海的总体状况和指标都十分醒目,但在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之中仍存在较大差距。上海正努力奔向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将有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纷至沓来,如果缺少丰富绿地等营造美好环境的软硬抓手,吸引力势必大打折扣。同时,上海本身的发展要考虑“底线”问题,面临着城市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和土地、能源等逼近天花板的压力。
面向“十三五”,再将话题回归原点,上海城市发展不应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倡导并逐步实施城市更新,包括旧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改造,以及近年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城市更新有着规模和程度的差异,既有拼贴、小修小补式“润物细无声”的更新,也有大刀阔斧式“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更新。
城市更新必然会面临新旧共存的局面,在历史环境中插入新建筑,并非可以用协调或对比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实现。这就好比音乐,城市中的建筑及其环境构成多声部、多调性的复调音乐,各声部相互补充,在音调、节奏和进行方向上跌宕起伏,构成复杂且流畅的组合。
说到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例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造就如今的样子。1993年,我们把外滩当作城市的交通干道,历史文化价值让位于交通功能,现在把过境交通挪入地下,恢复外滩原有的城市空间功能———这代表了城市的追求。还有上海世博会的场地,也从原先的老厂房、仓库变为如今积极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更新方面非常浓烈的一笔。
另外,基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加之上海的城市建设用地接近临界,未来需要在规划上控制并预留一些城市发展的战略用地,选择若干重点地区打造未来的示范区和功能区,比如为可能申办奥运会留白。德国汉堡自2003年规划易北河发展,现在正申办2024年奥运会,主会场就在易北河南岸新规划建设的滨水区。如果未来上海申奥,那么,主会场最理想的场地可以设置在黄浦江的门户地区。
筹办花博会也是其中一个议题。可以是一个长期的国际花卉博览会场地,每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可参照墨尔本、切尔西、热那亚国际花卉博览会,一方面可以带动环境改造,另一方面又能提升地区经济、交通发展。花博会后可以借鉴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的发展模式,这里原先是一处废弃的石料场,在1904年改造成占地20公顷的庭园,是北美最美丽的花卉植物园,到处都是喷泉,开满鲜花,象征理想的“花园城市”。
(文汇报记者史博臻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