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畅想让我们可以大胆预言:未来的医疗可能根本不是现在的模样。在上海,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正探索、利用、拥抱新技术,悄然改变着现有医疗。
丁罡教授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看着上海最新发布的癌情报告,丁罡心里不好受。
从事肿瘤治疗多年,丁罡看见太多肿瘤患者走出医院后处于“没人管”状态。于是,3年前他牵头开发了国内首款“肿瘤患者APP”:利用移动技术,把“失联”的肿瘤病人管起来。
海岛居民迎来“肿瘤患者APP”
过去一年,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上海市崇明新华癌痛转化研究所接待了大量海内外医学团。令蛰居海岛的医生们兴奋的是,跑来的专家、院士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震撼。因为这里的岛民会用手机APP实时管理自身肿瘤情况,并与医生互动,这可是当下最时髦的“移动医疗”。
这基于丁罡在3年前开发的国内首款“肿瘤患者APP”,首轮应用主要针对疼痛管理,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癌痛智能化随访模式。
“疼痛被国际医学界列为继呼吸、血压、心跳、脉搏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在肿瘤领域,疼痛的地位尤其特殊,在肿瘤发病、诊断、治疗和复发转移过程中,75%的患者会发生疼痛。”丁罡分析。
新华崇明分院是崇明岛上唯一的三级医院。3年前,肿瘤患者在那里治疗时就开始了一种颇为前卫的诊疗体验:借助一部安装了“肿瘤患者APP”的手机,点击疼痛自测,一个三维人体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的疼痛部位,国际通性的疼痛评分可将他们的疼痛状况实时传送给医生;当疼痛评分超过警戒值,医生会在手机上获得提醒,而后冲到病房,跟进病人情况。
这个有趣的“移动查房”体验让病人在回家后依然获得与医生沟通的渠道。经过2年发展,这款APP的3.0版本已扩展到疼痛之外的生活质量管理。如今,病人在家回答10道选择题,包括食欲、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自身对治疗的态度、治疗副作用等,就完成了一份肿瘤患者综合情况评分,数据会实时传送给医生。
“没问题的话,系统会自动回复温馨话语;有问题的,在病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医生已经跟进。这意味着小问题,患者不用跑大医院;大问题,则减少漏诊、误诊的可能。”丁罡对记者说。
肿瘤患者院外往往“被失联”
这个基于智能手机普及、移动技术应用而诞生的医疗随访就诊新模式,对丁罡这样的肿瘤科教授来说着实有些“不务正业”。因为,按照传统诊疗行为发生于医院,当病人走出医院后,意味着诊疗行为基本终结。
但,对日益庞大的肿瘤人群来说,当他们获得5年、10年、甚至20年的生存期后,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医生的跟踪随访。
丁罡曾遇到这样一个肿瘤患者,发烧不退,跑到原来诊治的医院找不到主治医生,焦虑不已。找到丁罡后发现,这就是化疗引起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升白药物治疗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多年来,肿瘤患者在院外往往‘被失联’,没人管,大部分患者出现疼痛、抑郁、失眠等症状时得不到及时救治,回到社区得不到需要的医疗服务,经常因为一些困惑就医,增加了看病的难度和费用。”丁罡说,地区肿瘤防治与随访长期处于空白地带--社区医生没能力做,三级医院医生没精力做。
3年前,丁罡申请到民政部的“地区癌症患者疼痛救助”项目,有人建议他把项目经费用于买药,发给患者。“赠药,一天就发完了,解决根本问题么?”丁罡感觉,比起药品,肿瘤患者更缺的是医疗服务。
彼时,苹果手机力推新款APP应用,苹果公司提出“所有生活将通过移动互联”。丁罡听着收音机里的这条新闻,琢磨着。
第二天,丁罡给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打电话,“我们做一款‘肿瘤患者APP’吧!”面对这个邀约,这家技术公司最初没有表现出十足热情。因为这没人做过,并且直到现在,大部分技术公司热衷于在网络上包装名医,好让后者吸引更多病人。
揣着民政部的项目经费,丁罡鼓动技术公司开发国内首款“肿瘤患者APP”应用,专注于肿瘤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
别把病人当作捆绑穿戴设备的机器
目前,这款“肿瘤患者APP”已有效管理着600多名患者。科研人员统计发现,经这款APP管理,患者疼痛有效控制时间明显延长,疼痛爆发次数减少。相关论文已发表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这一拥抱移动技术的诊疗随访新模式,在去年的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上获奖。今年夏天,丁罡将带着团队去甘肃辅导推广工作。
丁罡管理肿瘤患者始终控制着人数,他说:“一窝蜂,好东西会变坏。”
过去一年,中国至少有超过1000个以上的移动医疗相关APP应用诞生。尽管踩中了穿戴技术的热点,但丁罡说,无法想象未来医疗拥抱IT技术后,把人变成一个个捆绑着各种可穿戴设备的机器,“移动医疗以及相应而生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发展到现在,得有医疗服务配套跟上,帮助人们解读数据,让医务人员跟进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及时在早期发现疾病,这是它更大的意义”。
这周正逢全国的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丁罡有个理想,希望通过这款APP,不仅达到更有效的科普宣教目的,最终培养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在他看来,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发病、延缓发病。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已经激发了大众的自我健康管理习惯,比如自己测血糖、测血压、测心率。医生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就医理念改变,或许会让这些新技术释放更大的红利。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