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专家学者参加线下研讨会。
去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创设性地提出了“三新”——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阶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涵的新发展理念的强调表明了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决心。因此在此理念指导下,该如何更好推动中欧合作迈向更高的台阶,如何筹划未来的中欧合作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10月22日,“新发展理念下的中欧合作前景”专题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欧洲学会和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系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项目。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围绕着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指出,需要从更广的视野认知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中欧关系的发展从长期来说相对平稳,经贸关系得到不断增强,但在过去两三年,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双方的合作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战。不过徐明棋也提到,“由于历史、文明等原因,中欧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一样,有差异,但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对话来化解”。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也认为,中欧双方应该通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气候、绿色和数字等领域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对于中欧均非常重视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Guido Giacconi)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会是未来几十年内中欧关系中的重要部分,鉴于中国和欧洲在此领域的重要地位,双方应该在将来进一步深化合作,“截至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高级别的环境和气候对话,都有意在11月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作出承诺,建立中欧强有力的合作”。
同时,贾可尼副主席也认为,中欧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面临的挑战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必须正确对待和接纳双方的差异性。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杰出研究员格罗斯(Daniel Gros)进一步指出,双方政府应该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但具体到企业层面,中国的生产者比欧洲的生产者更有竞争力,双方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不过这是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不应该过度解读。
就如何加强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各项政策建议。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凡对中国的碳中和路程作了具体的报告。他认为,中国的能源工业未来将面临多种挑战。比如,在国际环境影响下新能源能否在未来主导中国的能源市场。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产业实施的强度,会对中国实现减排承诺带来何种影响。不过,中国遇到的机遇依旧大于挑战,且有能力把挑战转化成机遇。中欧未来可以在可再生能源、核安全、能源效率、电网标准、清洁煤等共同关注的领域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并在企业技术标准领域开展合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于宏源则提出要从三点入手加强中欧绿色建设。首先,改善和加强中国和欧盟在联合国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峰会、WTO内的贸易和气候倡议以及避免碳泄漏措施等方面的共同利益。第二,通过中国-欧盟的“零排放竞赛”、绿色贸易议程和绿色技术联盟,确保在清洁和循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领导地位方面加强合作;发挥G20和全球可持续金融监管框架作用。第三,从机制的角度来看,中国和欧盟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更广泛内涵的绿色伙伴关系机制”,消除绿色投资障碍。当前,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IPSF),并对绿色基金和债务减免表现出一定兴趣,在此方面,中国和欧盟可以共同合作,完善“一带一路”绿色融资机制。
此外,在其他领域中,中欧未来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黎磊认为中欧双方在数字经济和技术方面存在进行沟通和协调的必要性。中国可促进机构开放,推动中欧在数字产业方面的合作,并加强与欧洲数据法规的协调。
此外,中国和欧盟还应该利用国际多边平台,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指出,欧盟数字领域的《网络安全法》以及可能在明年通过的新供应链法,或将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因此,在对中欧经贸关系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应为欧方最新出台的战略、政策而带来的一些变化作好准备。
作者:沈钦韩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均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