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亮平(中)出席NHK2018年大河剧《西乡殿》记者会,他是该剧的主演。东方IC
随着明治维新150周年的到来,“维新三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成为日本国内的热点。今年日本放送协会(NHK)以西乡隆盛的传奇一生为原型,创作了大河剧《西乡公》。《西乡公》于1月7日在NHK首播,每周日晚间七点播出,共为50集。该剧根据林真理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明治维新英杰西乡隆盛的故事。西乡隆盛出身于下级武士家庭,生涯中曾被流放两次,且有过三次婚姻。最终他成功推翻幕府迎接明治维新,但后来不满新政府的作为,再度起兵反抗,最终在西南战争中战败而切腹自尽。
作为NHK的年度历史大戏,大河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受追捧,曾创造了39.7%的全剧收视巅峰,如今却在时代的车轮中渐渐没落。大河剧自1963年开播,如今与红白歌会一起成为NHK的传统节目,《西乡公》已经是NHK第57部大河剧(其中1993年、1994年的两年间拍摄了三部)。其实,“大河剧”与“大和民族”并无关联,“大河”一词来源于法语词汇“Roman-fleuve”。人们把通过描写单个人物或者一个家族的经历来反映时代变迁的小说称为“大河小说”,喻谓“时代的滚滚洪流”之意。大河小说是19世纪中期以来法国长篇小说的重要体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被认为是最早的大河小说。
1963年播出时,NHK并没有对第一部大河剧《花的生涯》进行特殊定义,只是按照题材将之称为“大型时代剧”。直到次年第二部《赤穗浪士》播出时,《读卖新闻》将这种通过讲述时代里某个人物或家族故事的电视连续剧与法国的“大河小说”相联系,称其为“大河电视剧”,两者才产生了联系。1977年,在NHK系列15周年纪念节目《大河剧的15年》中,“大河剧”这一名称首次被官方使用。次年《黄金的日子》播放时,NHK终于把“大河剧”定义为官方名称,由此“大河剧”这一名称真正走上了舞台。
大河剧的黄金时代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1987年至1989年堪称大河剧的黄金三年,《独眼龙政宗》(39.7%)、《武田信玄》(39.2%)和《春日局》(39.1%)迄今依然在大河剧收视率历史排行榜上牢牢占据着前三位置,远远高于其他大河剧。然而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盛极必衰这一自然法则,大河剧也不例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大河剧的人气趋于衰落,高收视率神话逐渐变成明日黄花,甚至一度出现了“大河废止论”。
早在1975年,日本著名电影人佐藤忠男就毫不讳言地批评大河剧的立场问题:“大河剧总是站在志士、武将、军师、地方官之类的武士精英阶层的立场,阐述统治者们如何心系天下领导民众,这让观众们年年陷入喋喋不休的说教。”这一日剧特色反而成为大河剧人气趋于衰落的原因之一。此外,大河剧力求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使得编剧难以设置悬念,观众只需观看开头便可知晓结尾。对于年轻一代的日本人而言,快节奏、多悬念的日剧吸引力无疑要运远高于大河剧。
为挽救颓势,NHK不断尝试以各种方式吸引观众,如大量启用偶像派演员出演大河剧,剧本人物的选取和故事的改编更迎合当下的潮流和喜好等,但似乎并未取得明显效果。2012年的《平清盛》与2015年的《花燃》双双创下了大河剧的历史最低收视率,均低至12.0%。而在播的《西乡公》的收视率也不容乐观,虽然一度在西乡隆盛的家乡鹿儿岛创下34.9%的收视率高峰,但在全国范围内,前十集收视率徘徊在14%-15%之间,之后更是一路下跌,如今每集已不到12%,最新的第29集仅为11.6%。
作者:文汇报记者 吴雨伦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