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的法兰西之夏,最佳射手苏克和队长博班(右)是那支克罗地亚队的标志性人物。视觉中国
法国队时隔20年再度捧起大力神杯,决赛失利的克罗地亚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足球的传承。1998年的法兰西之夏,独立后的克罗地亚队初登世界杯赛场便惊艳世人,这支由苏克领衔的队伍以黑马之势获得世界杯季军。20年后的莫斯科,苏克已成为克罗地亚足协主席,而当年看着苏克驰骋绿茵场的莫德里奇、拉基蒂奇等克罗地亚新“黄金一代”在前辈的注视下,超越了前辈曾企及的高度。
本届世界杯上,很多人将这支“格子军团”形容为“黑马”。将其视为黑马并不难理解,他们2002年、2006年、2014年三届世界杯均未从小组出线,2010年甚至未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然而,正如曼祖基奇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支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的克罗地亚队其实并不能算“黑马”。《卫报》曾这样表示,“克罗地亚队能进入决赛,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名副其实的强者,他们的辉煌实至名归”。这支国家队辉煌的背后不是一夜暴富式的崛起,而是超出其国家历史的足球传统和深厚底蕴。
克罗地亚足球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至前南斯拉夫时代。据原克罗地亚足协青训发展计划的负责人罗梅罗·茹亚克表示,“克罗地亚最初的‘黄金一代’,源自南斯拉夫的青训体系,1987年他们在智利夺取U20世界杯冠军,击败了巴西、联邦德国的同龄队伍。”在那支夺得世青赛冠军的南斯拉夫队中,有普罗辛内茨基、苏克、博班、贾尔尼、斯蒂马奇、帕夫利西奇六位克罗地亚青年才俊,普罗辛内茨基荣膺赛事最佳球员,苏克则是银靴奖得主。
但在动荡的政治之下,足球岌岌可危。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矛盾被带到足球场上。1990年5月13日,克罗地亚举行独立公投后几周,恰逢萨格勒布迪纳摩主场对阵贝尔格莱德红星,这两支球队是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最强的俱乐部,此时也成了两个民族的象征。比赛中,双方极端球迷组织之间的冲突由谩骂升级为打斗,警方不得不动用了催泪瓦斯。萨格勒布马克西米尔球场一片混乱,大批球迷冲入场内,遭到警察暴力阻拦。萨格勒布迪纳摩队长博班飞踹了一位阻拦克罗地亚球迷的警察,这一幕令这位希望之星一跃成为克罗地亚的民族英雄。据事后博班回忆说,“从那天起,我成为历史性和政治性的球员。同情过去是没有意义的,过去我为南斯拉夫卖命,我唱南斯拉夫国歌,但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我的国歌,我的国家是克罗地亚,我把全部的爱给了克罗地亚。”
虽然这场球场骚乱不是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主因,却被很多人视为导火索。历史永远充满着吊诡之处。被博班飞踹的南斯拉夫警察雷菲克·阿赫梅托维奇其实是一位波黑穆族,直到多年后,他才公开原谅了博班的行为。
博班遭到了禁赛,国内政治气氛一触即发,南斯拉夫队就在这种环境下出征意大利世界杯。那支球队集合了国内多个民族的明星球员,前场三叉戟塞尔维亚人斯托伊科维奇、黑山人萨维切维奇、马其顿人潘采夫早已在欧洲扬名,中后场则有斯洛文尼亚人卡塔尼奇、波黑人哈季贝基奇,三位在世青赛崭露头角的克罗地亚人普罗辛内茨基、苏克、贾尔尼以及因伤错过世青赛的同龄人博克西奇亦在阵中。球队的气氛自然不会融洽,据传言,卡塔尼亚甚至因为政治原因请求波黑籍主帅奥西姆不要派遣自己出场。南斯拉夫依然杀入了八强,他们只是在点球决战中输给了阿根廷队。如果南斯拉夫国内的氛围不是如此,这支强大的队伍会走到哪一步?但历史没有如果。
1998年,独立后的克罗地亚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这支球队同样可以视为南斯拉夫足球遗产的一部分,队内全部23名球员均出自南斯拉夫足球青训系统,其中有八人曾经代表南斯拉夫队出战过国际比赛。彼时由布拉泽维奇挂帅的这支克罗地亚队不缺球星:队长博班已效力AC米兰多年,左后卫贾尔尼在这个夏天得到了皇马的垂青,即将成为苏克在俱乐部的队友,斯蒂马奇、比利奇、阿萨诺维奇都有英超经历。即便如此,因为大赛经验的不足,外界对他们的前景普遍并不看好。然而,克罗地亚在晋级16强后大放异彩,先是1比0将罗马尼亚斩落马下,接着以3比0将德国横扫出局,最终半决赛负于东道主法国队。不过克罗地亚首次参赛即获季军,苏克更以七场六球的表现超越当时如日中天的罗纳尔多,摘走世界杯金靴,堪称远超预期。
“98黄金一代”在克罗地亚孩子心中种下了足球的种子。在俄罗斯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佩里西奇说,“我那时只有9岁,但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些比赛。”当年已经移居瑞士的拉基蒂奇回忆称,他所住的小镇有不少克罗地亚移民,克罗地亚队闯进四强后那天,“感觉全镇像过节一样”。克罗地亚足球在20年前的荣耀依然可谓南斯拉夫足球余荫庇护,今天以莫德里奇、拉基蒂奇和曼祖基奇为代表的这一批球员,则是克罗地亚独立之后的第一批果实。时隔20年,他们终于接过前辈的旗帜,超越了前辈所完成的成就,也许2018年俄罗斯的这个夏天,又将在克罗地亚埋下新的希望之种。
作者:文汇报记者 吴雨伦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