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于近期在韩国重启。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敏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此次重启也凸显出中国务实的外交姿态和致力于地区合作的诚意。
应韩国总统朴槿惠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将与日、韩领导人共同出席在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在国际形势复杂敏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三年再次举行,加强三国合作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26日下午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据他介绍,此次会议期间,三方将回顾三国合作进展,探讨务实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三国领导人还将共同会见记者,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
中日韩合作起步于1999年。2008年,三国决定在保留东盟和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会晤的同时,将三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会议机制化,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非法“购岛”,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行径更加剧了亚洲邻国的不安和日本同邻国关系的恶化。因此,当年5月在北京举行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这一机制陷入停滞。
分析人士认为,合适的政治气氛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得以恢复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朴槿惠就任韩国总统以后,中韩关系和双边经贸合作加速发展。2013年6月,朴槿惠担任总统后首次访华,习近平主席在两天时间里同她两次会面,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推进两国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9月,朴槿惠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被外界视为对中国的巨大支持,也体现了两国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今年6月,中韩签署自贸协定,为两国企业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机遇,也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中日关系有所回暖,成为会议得以重启的一个基础。
2014年11月7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与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双方在承认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有不同主张的同时,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同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了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安倍。
今年3月,三国在首尔举行第七次中日韩外长会,决定在此次会议成果基础上,为在三国均方便时尽早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而继续努力。
新华社记者 郝亚琳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