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湫莎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日前在沪启动“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项目。这是我国首例由民营企业投资建造的极地科考探险船,满载70人的船只一半座位将出售给旅游者。预计2021年,他们将成为首批搭乘中国船只进入南极洲的游客,并有望探索南极深海。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极旅游就已拉开帷幕,到本世纪初,南极旅游人数超过了科学考察人数,我国赴南极旅游的人数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这块“人类最后的处女地”,人们总有更深一步的好奇心,然而脆弱的南极环境却摇手说不,平衡点在哪里?
中国探险家数量快速增长
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统计,2015至2016年度,全球共有超过38000人到南极旅游,其中中国游客有4100人,占游客总数的10.6%;而在十年前,造访南极的中国游客仅有99名。
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自磐说,南极旅游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一趟赴南极半岛的旅游需要花费10万至15万元,而穿越南极点的旅行则要花费50万至100万元。中国赴南极游客的日益增多,与我国经济这些年的长足发展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全世界拥有IAATO营运资质的上百艘南极游船中,无一艘属于中国,空中航线也无中国飞机。中国游客基本上由国内旅游机构组团,在南极门户港或包船或拼团,搭乘外方公司游船或飞机前往南极。中方旅游机构从国外船东处领取船票,再卖给国内消费者,南极旅游的大部分利润归船方所有。
南极旅游环境门槛不断提高
随着南极旅游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人们对“人类最后处女地”的未来也表示担忧。尽管目前90%以上的游客仍在南极洲外围,但谁也不知道人类的到来会对这块大陆产生什么影响。
“南极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当然10万元的价格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目前去南极旅游仍属于高端小众消费。”北京信天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冲宇说,实际上,南极船票的销售并非“一票难求”。
而且自1991年IAATO成立后,人们进入南极的门槛在不断提高。王自磐告诉记者,每一艘进入南极洲的游船时间、搭载人数、登陆人数都要登记,所以南极游客名单可以精确到个位数。截至目前,南极条约体系对南极旅游的相关建议、决议和措施多达33项。
设计中的“深渊极客”号也将遵循这些约定,并引入超前的设计理念。比如为了防止事故性燃料泄漏,“深渊极客”号将燃料箱放在船体的中间位置,而不是像现在大部分南极运营船只那样,燃料箱设在船体两侧。这是IAATO的最新规定,目的是为了规避船只的漏油风险。
“平衡”需要建立规范
随着南极旅游发展,越来越多游客并不满足于在南极洲“到此一游”,他们希望在这片冰雪大陆有更多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徐冲宇也表示,旅行社正在开发更新奇、好玩的南极路线。
针对市场需求,国际社会正在《南极条约》的基础上开发南极旅游资源。两年前的IAATO年会上,已经展示了许多“深度游”产品,包括南极滑雪、攀冰、野营、探穴、潜水和冰海划舟等项目。
据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昭英介绍,“深渊极客”号将搭载3个不同类型的由彩虹鱼公司自主研发的潜水器,分别为200米、4500米和万米级潜水器,可以带游客领略南极不同深度的海下风光。
目前,美国、英国等国都制定了本国的南极环境保护法,以规范本国公民在南极的活动,其中也包括南极旅游活动。随着中国公民在南极活动日益多样化,不少专家表示,希望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南极环境保护法,处理好探险者的好奇心与南极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