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湫莎
日前,微软联合创始人展示了旗下公司研发的巨型飞机照片。所谓的巨型飞机,其实是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射的第一级,能在一次任务中将多个负荷发射到不同轨道和倾角。公司还宣布将把最高1000磅重的小卫星发射到地球低轨道。同样不久前,国内也有单车企业宣布将投资卫星发射企业,于今年底发射民用娱乐卫星。
在当下创业热潮中,不少民间资本和创业企业将视野瞄准了太空的“星辰大海”,比起需乘坐飞船才能实现的太空旅游,太空自拍、太空VR等太空娱乐业或将成下一个资本热投的方向。
太空自拍将带来独特的体验
该单车企业号称今年底发射的卫星是一颗“娱乐星”,因为相比在太空上为单车定位,太空自拍和VR的门槛更低,也更可行,甚至可以说这才是这颗卫星的设计初衷。
理论上说,定位地球上一个物体,至少需要3颗卫星,并且它们得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才行。不过,这颗民用娱乐卫星的轨道比地球同步轨道低很多,是在距离地球500至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在低轨,单个卫星即使随时调整姿态也只能“盯”住同一个地点10分钟,要想定位地面的物体,至少要发射60多颗卫星才能实现定位这一目标。但是,低轨卫星要实现娱乐功能,却并不难,比如卫星用户可通过卫星携带的全景3D相机观看宇宙景象,并上传照片,以地球或太空为背景合成独一无二的自拍照片;通过卫星上搭载的VR设备,地球上的人也能够沉浸在太空环境中。
太空娱乐兴起因成本降低
早在10多年前,已经有民营企业将目光投向太空。美国铱星公司计划发射77颗卫星组建全球通信网络,最终它们用8年时间发射了66颗卫星,不过也付出了50多亿美元的代价,甚至每年维护这些卫星就需要数亿美元。
“娱乐星”能够发射,是因为如今发射一颗卫星已经不那么昂贵。30年前,英国萨里大学开启的小卫星时代,让卫星可以做到一个纸巾盒大小,成本也降低到几百万元。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吴树范说,卫星产业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即超高稳定度,超高精度的大型科学卫星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成本极为低廉的微纳星、立方星。“当研发投入降至几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就会有更多企业把卫星列为他们商业计划的一部分。”
如他所言,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涌入了航天领域。英国oneweb(一网)公司在过去数年每年发射648颗立方星,这使得每半个小时就有一颗立方星能在你头顶上拍照,大名鼎鼎的SpaceX也计划用4000颗立方星提供不间断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把送卫星入太空的成本降得更低。
太空娱乐商业模式尚不清晰
“太空娱乐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北京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星创业企业员工表示,“在直播、短视频市场已经杀红眼的情况下,太空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娱乐接口,而且技术壁垒很高。”不过,这家正在研发太空VR的企业也表示,目前太空娱乐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他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愿为太空自拍等功能付费。
理论上来说,近地轨道卫星技术上可实现每秒200兆的高速传输,不过太空自拍或太空VR能否一炮而红,则取决于公众对此事的兴趣,还有卫星上载荷的数据传输能力。
比起太空娱乐,许多外国太空创业企业更看重数据和应用,比如通过低轨卫星组成网络,能为飞机提供无线网络支持。
不管如何,小卫星已经牵动了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神经。在学校宿舍、创业园区甚至车库中,或许有不少聪明大脑已经踏入宇宙创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