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新高考方案付诸实施,眼下,新高一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学业考科目究竟怎么选择。
沪上不少教育界资深专家在解读上海新高考指挥棒的变化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传统高招“分分计较”、按总分录取的模式,在新高考时代已经被彻底打破,因为学业考3门在计分时采取的是等级折算分。就是说,在上海新高考660分的新模式上,考生或家长如果再按照旧高考模式下的思维,简单计算选哪一门或哪三门学科相对容易获得高分,或者估算报考某某大学大概需要多少分——这种总分思维的模式,显然和新高考指挥棒所指的改革方向和要求不一致。
学业考6选3,选择的“讲究”比过去复杂
新高一学生开学已有大半个月,虽然本学期的教学以基础内容为主,但科目选择问题,不妨未雨绸缪。
此前,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新高考方案时说,在学业考6门中选3门参加等级考,学生一共有20种组合,而传统高考只有6种。据此分析,今后相当部分考生不再是文科生或理科生,学生在3门学科选择时,很容易就跨过文理界限,而这正符合考试招生改革的初衷——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对学生来说,选3门学科,相当于为自己构建一个知识结构群。因为一共有20个组合可以选,所以今后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学生的选科,从招考角度来说,就是向高校彰显自己的学科兴趣和能力,所以学生在选择具体科目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擅长什么科目,还应该考虑自己的选科和高校专业的招考要求是否匹配。
这也意味着,新高考时代,学生在学业等级考科目的选择上,要比旧高考“讲究”得多。过去,高中通常分为文科班、理科班,对应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的招生。多数学生在高中只需要考虑文科或理科的选择,至于大学读什么专业,这是高三填报志愿时考虑的事。
在大学,不少招办主任都能说出一连串怪象,例如:有的学生明明是化学竞赛生,但在自主招生时表达的志愿意向,从专业要求看则更偏重物理。“学生们通常先考虑考进心仪的大学,至于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加试科目是否匹配,今后是否有竞争优势,都顾及不到。”唐盛昌说。
按照一些考试专家的看法,在新高考模式中,学生的选科和大学专业之间的结合程度,较过去要紧密得多,甚至会直接对考生的招录产生影响。
大学专业个性化招生,学业考科目是否匹配成关键
一旦高校可以对学生选考科目提出个性化要求,对高中生来说,招考格局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有教育专家举了一个案例:假设考生小明和考生小张都报考同一所理工科名校。小明提供的等级考科目是物理、化学、历史;小张提供的等级考科目是物理、地理、生物,且两人的成绩都是3个A。
在两名考生都符合报考资格的前提下,高校到底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这位专家分析,由于今后的自主招生移到高考后,高校完全可以在符合选拔要求的考生中再进行“二次选择”,即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材料专业,希望学生懂一点物理,又要兼通化学,小明在同样的招录条件下可能更受高校青睐。
“很多学生和家长恐怕还在考虑,选哪几门科目容易考A,折算分高,高考总分就高。但千万不要忘记,这次改革的一大初衷是有利于人才的科学选拔,要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这位专家称,历年来大学在招生尤其是自主招生中,“宁可降低几分,也要招一些有学科兴趣的学生。”
而到了新高考方案中,这种感叹就有了操作的实际可能。学业等级考成绩只描述了一个学生在同类考生中的相对位置,高校完全可以通过个性化的选拔,比如通过面试、动手实验等方式,遴选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
应对大学“分层招录”趋势,考生应早做准备
由于高考新方案刚刚出炉,相关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还在进一步制定之中。在2016年一、二本批次合并后,高校招录到底会出现多大的变化,这是此次改革的后续看点之一。
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认为,这次高考指挥棒改革所传递的政策设计理念和方向,与国际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由于新高考方案要到2017年实施,新高一的学生和家长们也完全可以研究国际上一些名校的招录标准和原则,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张民选以美国教育为例。“很多人认为,美国的一流名校招录学生很看重学生在某个学科的特长、才华,偏才怪才都能被选中——这方面似乎比国内高校的选拔科学得多。”常年从事国际比较教育,张民选说,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误读,“从统计学上讲,世界一流名校录取的大多是全A生,而且在全A生中还要千挑万选,美国高考SAT满分的学生也完全可能被拒;另一方面,怪才确实可能叩开名校大门,但怪才是极少数,而且在某个方面一定有超出常人的能耐。”相比之下,在美国处于二线、三线位置的大学,对学生的学术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但在招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兴趣、特长、潜能。
张民选由此分析新高考时代高校的招录格局。虽然今后一、二本招生批次合并,但大学招录完全可能出现分层的格局。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少数几所名校,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学科等级提出高要求,挑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更多中游院校在招生时,可能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出一定要求的前提下,会更看重学生的专业兴趣。
比起考虑哪个科目容易获得更高的等级,或许,眼下的高一新生们更应该关注自己——让你的专业兴趣和学业考科目相匹配,让你的综合能力足以支撑你的选择和志向。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