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患病,病痛会让他做出非理性的决定,甚至由此影响一个王朝的走向吗?当诗人患病,他会写下怎样的诗句?当老百姓患病,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历史的车轮往往被不经意的小石子改变方向;疾病,或许就是那颗最常遇见的小石子。《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一书,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治病功效……从中不仅要看到疾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还要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于赓哲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古以来女性忌讳看男医生,元明善《节妇马氏传》:“大德七年十月,乳生疡,或曰当迎医,不尔且危。马氏曰:‘吾杨氏寡妇也,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竟死。”马氏有乳病,但是宁死不愿意让男医诊疗。此种现象彼时并非罕见。
还有些情况下,请男医生到家里诊疗是可以的,但反过来女性抛头露面去医院看医生则往往是禁忌。以清朝为例,美国传教士伯驾1835年在广州创医局,设置多个科室,刚开始患者寥寥无几,尤其女性患者几乎毫无踪影。某日则有一妇人前来,伯驾甚高兴,他原以为中国妇女断不会接受男医诊断。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医院患者日增,女性依旧极少。尤其妇产科,从未开张。终于有一孕妇来医院生子,却是因受伤前来就诊(那时民众已经逐渐意识到西医在急救方面疗效显著),救治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引发宫缩,突然意外生产。也就是说,若非意外,这名产妇仍不会选择到医局生产。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女科”,指的是医学中的妇科,而非医院门诊之分科。女性医疗的承担者主要是女性,例如生产时候的稳婆、乡间药婆等。
至于请男性医生到家里看病,则是被社会舆论所允许的。为了这50%的市场,医人也不会困守于坐堂,所以男性医人到女性家里出诊是常事。这里顺便说一个流传已久的“神奇技术”——“悬丝诊脉”。
所谓悬丝诊脉,据说主要是为了解决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男医生给女病人看病不好直接用手触摸女病人的肌肤,于是在病人腕部系上丝线,医生执另一头,通过感受脉搏带动丝线的震动,相当于起到搭脉的作用。但事实上,古代并不存在悬丝诊脉。从没有一部正式的医书记载过此事,它就是民间的想象罢了。因为诊脉特别难,例如刘禹锡学了20年也没学会,所以人们心目中神医就是诊脉高手,以至于围绕诊脉编出了很多故事。但是悬丝诊脉会受到风的影响,而且脉动强度也绝不至于牵动一条长度达一两米长的丝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古代医生解决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主要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随身携带一方丝帕。等到给女病人看病的时候,就把这方手帕罩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后诊脉。明代李梴《医学入门》:“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帏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贫家不便,医者自袖薄纱。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
还有一种办法是医生随身带一个人体模型,让女患者在模型上指出自己病痛的部位,这样可以避免女病人的尴尬,同时从侧面辅助诊断。更讲究的大户人家则是小姐坐在闺房内,由丫鬟出来传话。医生询问,丫鬟转身进去,然后出来代为回答。李梴《医学入门》: “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意思是望闻问切中,望与闻委托女患者家属。
到了清代,倒是有人利用悬丝诊脉的传说,搞起了形式主义。据李阳泉著《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所言,1968年,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介绍说,悬丝诊脉可谓亦真亦假。所谓真者,清朝宫廷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清代大凡后妃们生病,总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总是详细询问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礼。当这一切问完后,太医便成竹在胸。然后开始悬丝诊脉。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此时之悬丝诊脉不过是个过场,无非是借用了传说而已。
——摘自《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于赓哲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