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是一个取自地质学的概念,它意味着一个文明的大变局。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的最新力作《人类世的哲学》近日由商务印数馆出版。该书的主题是“技术与未来”。书名《人类世的哲学》意在突出人类此在的危急性。“人类世”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作者力图突破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线性思维藩篱,开展一种“二重性”或“二重化”的技术哲学和生命哲学之思,认为“人类世”的哲学人文科学必须调转目光,以“未来性”为指向,把新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视为本己的任务。
《人类世的哲学》
孙周兴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日前,“何为哲学的转向——《人类世的哲学》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江,浙江大学教授倪梁康、庞学铨、王俊,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邓安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童世骏、郁振华,上海社科院教授成素梅,同济大学教授刘日明、王鸿生等参加了座谈会,专家们从这本书出发,对相关的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孙周兴表示,出版这样一本书,是想强调一下今天有历史文明的变化以后,艺术人文科学要有重新的定向,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转向,所以他给座谈会拟了这样一个题目:“何为哲学的转向”。
他还同大家分享了三个口号:第一是世界变了你还没变,这大概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基本的动机。世界变了,你还没变,世界变得零散、矛盾、碎片化了,但是你会发现许多人总是还用单一的尺度来衡量这个碎片化的世界,经常自己打脸。用单一的尺度衡量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经常我们要提醒自己,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理解今天变化多端、碎片化的世界,这时候你经常会面临崩溃,为什么精神病越来越多,世界变了,但是你还没变。
第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时代到了。现在热门的科学、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都是关于人的科学,必须还加上一门人文科学,应该叫人文学。今天的时代已经进入到这三门科学的获得当中,这是人类文明、知识体系的最后一张网,两个科学加上一门古老的人文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会说人文科学的时代到了,我们要参与这其中。
第三我是个中庸的人,都是强调二中性,悲观、乐观、消极、积极,我一直强调二中性的理解,不是二元对立,是一种差异化的交织的用途,实际上是海德格尔的一种。我最后一篇报告里面一句话,无论这个世界好还是不好,我们必须把它理解为好的。
▲作者孙周兴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经理贺圣遂指出:这本书指出人类文明进入了现在这样高度技术化的时代,人类的传统文明在当下该如何继续,如何得到提升。他认为孙周兴从技术层面,从艺术层面给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解剖。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