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影响全人类的疫情,应该重新审视健康这个永恒的话题,意识到健康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健康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享受健康人生是每个人最朴素的追求。在“后疫情”时期,怎样才能守护我们的健康?近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立足“健康中国”这一概念,邀请抗疫一线的医学专家王韬教授、中国工程院李校堃院士,联合上海三甲医院各科临床一线医生,编撰推出了“健康中国·家有名医”丛书。
该丛书定位于健康生活,聚焦后疫情时代公众如何恢复常态化的健康管理和疾病康复。主编王韬教授是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副领队、科普中国品牌“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负责人,有疫情防控的一线感悟和健康促进的丰富经验。该套书籍与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畅销的“挂号费”丛书一脉相承,实现了继承经典,开拓创新,体现了出版界在医学传播与健康促进方面的与时俱进。
该丛书遴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预防治疗、饮食调养、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丛书第一辑共21本,分别是《名医教你看化验报告》《名医指导合理用药》《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诊断与治疗》《心脏疾病诊断与治疗》《冠心病诊断与治疗》《名医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中风诊断与治疗》《肥胖症诊断与治疗》《脂肪肝诊断与治疗》《血脂异常诊断与治疗》《肺炎诊断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与治疗》《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与治疗》《肾脏疾病诊断与治疗》《肾衰竭尿毒症诊断与治疗》《前列腺疾病诊断与治疗》《下肢血管病诊断与治疗》《痛风诊断与治疗》《肿瘤化疗》,目前图书已在天猫、当当、京东等多个平台上架。
据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张树介绍:这套丛书从内容、体量、形式方面作了很多创新。内容方面:确保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是真正符合患者需求,涉及疾病预防、治疗、饮食、调养等多个方面,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方便阅读,也便于读者理解;体量方面:每册书十万余字,精选最为常见和患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删繁就简、简明扼要,避免了内容过于庞杂、冗长、拖泥带水的弊端;形式方面: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条理清晰,每个问题与答案既可独立成篇,与上下文之间又保持内在逻辑,环环相扣,方便读者就具体问题查阅。张树指出:“一本好的科普书籍不仅能让读者学有所获,还能得到很多启发。该丛书正是本着服务读者,搭建健康桥梁的原则,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问题和患者家属关心疑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让大众更了解疾病、更重视健康、更懂得未病先防,为 “健康中国”事业添砖加瓦。”
目前全国疫情抗击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后疫情”时期,这套丛书犹如“及时雨”一般,为医学科普注入新鲜血液、为读者提供了指掌可取的医学参考资料、也为作者搭建了与患者沟通的桥梁。
丛书首发式上,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及JEMDC《应急管理与减灾传播》杂志编委会和“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举办的JEMDC编辑部揭牌仪式同时举行。作为一本交流灾难医学以及相关传播学科的交叉性的一本杂志,这本期刊的诞生可能是未来医学专家进一步做好健康传播,做好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的支点。
正如JEMDC主编王韬教授所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集科普以及学术出版为一身的平台,“达医晓护”长期以来是以科普为主形成的一个科技志愿者团体的体系,JEMDC是一个纯学术期刊。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科普怎么能够可持续地做下去。我一直说科普做的是传播,要么就是干预大众行为,要么就是干预政府决策,如果科普只是以自己的平台作为载体的话,其实是会越做越小,那么,怎样才能够把这个事业可持续地做下去呢?……应急管理这个学科其实是一个新兴学科,特别是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后国家对应急管理的学术和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应急管理是以地理学和人文学为基础,是关于自然灾害的,怎样把我们的医学能够加进去,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说灾难等于风险加上脆弱性,也就是说风险可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是脆弱性是我们可以研究和改变的,当我们改变了脆弱性的时候灾难或许就不成为灾难,所以我们的研究焦点在脆弱性上。怎样建立这样一个期刊平台,未来能够实现我们对于医学、医疗专业的脆弱性的研究,从而实现医学应急管理学这样一个学术分支的产生,不仅是做科普也好或者做学术也好,这是我们一个长远的愿景。”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