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上开玩笑说:“谁说书生不会打仗?雪峰同志就会打游击!”冯雪峰是19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左翼作家中唯一参加过长征的人。
毛泽东与鲁迅之间的“桥梁”
1925年春天,22岁的冯雪峰来到北京大学旁听,多次听过鲁迅的课,并自修了日文。
大革命时期,冯雪峰与毛泽东关系密切——他俩是通过通信认识的,毛泽东十分赏识他的诗才。1925年,冯雪峰在北京大学旁听学习时,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毛泽东托熟人捎口信给冯,说自己很喜欢读他写的新诗,希望他能到广州工作。冯雪峰因忙于学习,未能前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冯雪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由于遭到通缉,于1928年3月来到上海。同年12月9日晚,柔石带冯雪峰第一次去鲁迅家,冯从此与鲁迅相熟。不久,柔石帮他找到了鲁迅家对面的一处房子。此后,冯常去鲁迅家聊天。1930年,冯雪峰和鲁迅,潘汉年、柔石、阳翰笙、夏衍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1年“左联五烈士”牺牲后,冯雪峰接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秋,由于身份暴露,党组织决定让他暂离上海。12月底,冯雪峰抵达瑞金苏区,先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后任副校长,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初,毛泽东为筹备1月22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从汀洲回到瑞金。一天,毛泽东亲自来到冯雪峰住处,风趣地说:“今晚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谈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冯向毛泽东汇报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情况。鲁迅的事情毛听得尤其聚精会神——冯雪峰是第一个向毛泽东全面介绍鲁迅的人。
长征开始时,冯雪峰在红九军团工作,遵义会议后调到红军干部团工作,担任培养营、团级干部的政治教员。
长征路上,尽管两人难得相见,毛泽东却一直惦念着冯雪峰。他知道冯雪峰同自己一样离不开纸烟,搞到当时奇缺的纸烟就派人送去。红军过大雪山后,毛泽东看到冯雪峰还活着,非常高兴。他跳下马,把地图铺在路边,给冯讲了半个多小时,说明这一段军事路线选得不好,如果选得好,还可以少牺牲一些同志。
1936年4月中旬,冯雪峰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前往上海,开展上层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促进各党派联合抗日,同时了解上海各系统党组织的情况,为重建上海地方党组织做准备,对文艺界的工作也管一管。临行前,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分别与冯雪峰进行了长谈,专门交代了团结鲁迅的任务。毛泽东特别嘱咐他一定要团结好鲁迅先生,因为先生是一面大旗,能唤起民族的抗战热情。张闻天叮嘱说:“到上海后,务必先找鲁迅、茅盾等,了解一下情况后再找党员和地下组织。派你去上海,就因为同鲁迅等熟识。”这表明,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人把鲁迅看成是党在白区最可靠、最亲密的战友。
4月25日,冯雪峰辗转到上海。翌日晚,冯住进鲁迅家里,两人进行了长谈。冯雪峰到达上海之前,鲁迅对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太了解,一度有所怀疑。在冯详细介绍之后,鲁迅对中共中央从“抗日反蒋”到“迫蒋抗日”,以及最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这样,冯雪峰在鲁迅与党中央、毛泽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与此同时,冯又开始了重建上海地下党的工作。
在与鲁迅的交往过程中,冯雪峰的身份构成是复杂的、多层面的。鲁迅有时并不能完全赞同冯的做法,却要尽其所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鲁迅曾抱怨“为雪峰做事很难”,但总是竭尽全力去做。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个人的私人关系,还因为冯雪峰代表了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
1936年5月19日鲁迅逝世,党中央委托冯雪峰主持鲁迅治丧工作,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主任。冯特意把毛泽东的名字写进了治丧委员会名单中。这是鲁迅和毛泽东的名字首次公开出现在一起。
▲1931年,鲁迅全家和冯雪峰全家在上海合影
负气出走,铸成大错
从1934年到1936年初,冯雪峰的政治前程一片光明,但这其中却隐藏着很大的危机。性格决定命运,用在冯雪峰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
鲁迅很了解雪峰,说他是“浙东人的脾气”,“为人太老实,要吃亏的”。冯雪峰身上有一股“硬气”,倔强执拗、赤诚率真、偏激冲动、焦躁易怒。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37年一二月间,冯雪峰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在许多次的长谈中,毛泽东一再关切地询问鲁迅逝世前后的情况,表示了对鲁迅的深切怀念之情,并对冯雪峰的工作予以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久,冯雪峰奉命到南京参加与国民党的谈判。中共代表团成员博古见到冯雪峰后,给了他一份题为《中国工农红军将士为卢沟桥事变告全国民众书》的文件,当看到其中有“服从蒋委员长”“信奉三民主义”等内容时,冯雪峰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着博古的鼻子骂他是“新官僚”。冯雪峰一气之下给潘汉年写信请假,于年底回浙江老家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去了。
冯雪峰的负气出走,酿成了终生大错。行前,冯雪峰对胡愈之说:“他们要投降,我不投降。我再也不干了,我要回家乡去。”他又对楼适夷说:“他们有些人,一心想当国民党的新官了,我可不干。”冯还说:“党错了,鲁迅是对的。”
冯雪峰由于一时的义愤,中断与党的组织关系两年之久,这种任性使气的做法,被人认为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恐怕也是后来导致领导人对他不满的一个原因。1937年10月23日,张闻天致电冯雪峰,请他来延安开会讨论上海文化路线的问题,并说明如果对现在的工作不满,可以由中央重新分配工作,但冯雪峰并没有看到这封充满关切之情的电报。当时,周恩来、项英等人屡次来电要求冯雪峰去新四军工作,冯一再漠然置之。
1941年,冯雪峰在金华被日本宪兵逮捕,关押于上饶集中营达两年。1942年,毛泽东在欢迎一批新到延安的作家时,主动问到冯雪峰的情况。当他得知冯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时,立即和时任党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商量,要设法将冯营救出来,并把这个决定电告在重庆的周恩来和董必武。1943年6月,冯雪峰被中国共产党营救出狱,到了桂林。冯到重庆后见到了周恩来,热泪盈眶。当谈到上海与博古争论的事时,周恩来说:“当时你的观点是对的,但你的态度是错误的。”
1945年,冯在重庆见到毛,当面向毛请示自己今后做什么工作。毛泽东回答:“你还是做你的本行吧!”冯雪峰明白了。解放后,冯雪峰被安排当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摘选自《同舟共进》2014年05期
作者:何立波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