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是位于延安老城北门外大约2.5公里的一条山沟,临近延河,原名杨家陵,因山上有明代兵部兼工部尚书杨兆陵墓而得名,延安时期传说这是杨家将的后代陵墓。沟口的平地上,有一座大古墓,有石人、石牛、石马。墓的周围,是平溜溜的一片庄稼地。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中央机关迁住这里,并改名为杨家岭。这里地势开阔,两边山坡已建有多处窑洞,其中中央党校校舍可以用作“七大”代表们的住处,只需要建造一座大礼堂。
与中央办公厅隔河相望的中央大礼堂,原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礼堂,可以容纳三四百人。1941年冬季,中央机关俱乐部主任住在礼堂里,不慎将刚发放的过冬棉花放在床铺上,房里生着一盆炭火,就到鲁艺跳舞去了。孰料火盆里的火花一爆,引燃了棉花,酿成一场大火,把小礼堂全部烧毁。
火灾后的第三天,延安自然科学院筹备处工作人员杨作材接到通知来到中央办公厅,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李富春亲自安排任务,要求在杨家岭重新修建一个大礼堂。杨作材仔细考察地形地势,提出两个建筑方案。其一,在杨家岭沟口的一块大田地当中修建中央大礼堂,将所有的中央机关,包括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以及办公厅、行政处等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比较集中的中央办公中心。其二,在被烧毁的小礼堂原址修建中央大礼堂,其他机构办公地址不变。两个方案草图一起送交中央办公厅,李富春对第一套方案笑着问道:“你怎么了,你是要在这里建都还怎么着?”于是,就决定在小礼堂原址重建大礼堂。
杨作材把设计平面图、正立面图、侧面图和剖面图都画在一张大图纸上,然后钉在办公桌上,供大家阅读。没有细部施工图纸,而是照老办法在施工现场临时画给工人们看,或在木板上放个比划的样子。好在施工队伍是当初李家塔礼堂建设班底,彼此熟悉,合作默契。
这是在当时条件下精心设计制作的建筑作品。整个建筑由多个体块组合而成,入口处是一座方整的小楼,两侧壁柱,巍峨庄重,楼顶设置旗杆,正门上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气窗,嵌入一个硕大的铸铁五角星,革命标志性特征非常鲜明。建筑主体部分是正厅,可以安排1000多个座位,采用四个大石拱作为主梁,形成无柱脚穹顶式结构,达到内部空间最大化效果,避免了在礼堂内出现两排阻挡视线的柱子;东侧是一个小会议室,兼作舞厅,并配有小耳房,为文艺演出时演员化妆间;西侧的三间房子,分别用于休息室、阅览室和游艺室,与入口门厅相通,功能利用上实现多种用途并重。
整个建筑砖石结构。正厅采用跨距达15.6米的大石拱代替木梁,是一个极大的技术突破。由于伐木烧炭多年砍伐,当地可以用作大梁的木料已经十分缺乏,而石料资源在当地却是很丰富的,并且当地石匠师傅们的技术水平非常精湛。所以,礼堂正厅采用石拱结构,拱与拱之间用木料连结,再以木板盖顶。这些木料同时又用作施工脚手架和挂滑车的木支架,当礼堂造好后木料也已基本用完,减少浪费。为了安装巨大的石拱,杨作材和中央机关工程师张协和合作,研究具体施工办法,请温家沟农具厂(即兵工厂)特制了一个五轮复式滑车,利用滑轮组的原理顺利地完成安装任务。这些石拱属于半圆拱,其所承受的力可以直接传递到地下,不会产生侧推力。为了谨慎起见,建设者们在东西两侧分别修建小会议室和阅览室,以抵御半圆拱万一产生的侧推力。这样,造型上的体块结构与功能上的承重安全相结合,天衣无缝。此外,为了提高大石拱的承载力,参照隋代赵州桥的结构形式,在大拱上又修了几孔小型砖拱。然后用单砖墙砌平,使它既能承重,又显得外观平整、美观。内部视觉空间像一个巨大的窑洞,给人朴实亲切温暖感。
建筑外观显得洋气,庄重,大方。瓦屋面不出檐,是典型的欧式屋面做法。大厅和舞厅则是互相垂直嵌入的矩形,三个一组的长窗形成明显的韵律。正厅窗户分两层,丰富了建筑表情,共设四个出入口,两两对称又不雷同,生动而不呆板。正门边的壁柱,采用希腊建筑柱式。杨作材回忆说:“这根石柱采用的是希腊雅典的爱翁尼(Ionic)式柱,是我当时参考了美国的一本大学教科书而设计出来的。”
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后面的石山没有完全削平就将舞台的后墙砌了上去。等到墙体快砌完时,发生滑坡,只好拆了返工重砌。工程预算是5万元法币,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中央办公厅领导指示,不要受预算限制,一定要将礼堂盖好,实际花费12万元法币。修建时对建筑用途严格保密,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边区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兴土木,甚至有人直接给中央写信,认为这是铺张浪费。等到“七大”召开,人们才明白其中的原委。
整个建筑体块结构,彼此支撑,相互关联,外表庄重、刚毅、洋气,内里大跨度穹隆式空间,视线高度集中,意志绝对统一,乡土的朴实与同志的温暖都融会在革命大家庭的亲切里。建筑艺术地诠释了中共“七大”所实现的中国革命政治理想。
作者:朱鸿召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