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就是每年4月的4号到6号,天地之气再次发生变化,这一节气被称为清明。对中国大陆来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的大好时节。以小麦、油菜花、春竹为例,这是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春竹拔节蹿高的时候。小动物的骨节迅速增大,身形长高;孩子们的身体也像在抽条,增高了许多。在大时间序列里,清明节正好属于节卦时空,拔节、节制、节俭、节哀,慎终追远,等等,有极为深刻的时间规定及其意义。
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清明原本是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间,怎么会演变成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呢,这不是很矛盾吗?我个人觉得这里有中国人的美学观念,跟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一样,中国人对春天的审美也具有灿烂跟春光短暂易逝相结合的一面,中国人也会想到人生的短暂无常。春天太美了,可是春天太短暂了。我们现代人更是越来越感觉到,春天还没有几天,就进入了夏天。这其中就有生与死的眷恋和哀伤。
这里也涉及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人在几千年的生存中明白,生和死的意义。比如像尧舜禹这样的上古帝王都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后来的成语“视死如归”就是从这种生存体验中总结的。儒家的孔子总结说是“养生送死”,儒家还为此做了很多礼仪上的规定。孔子还有一句有名的话,“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他说的意思,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简朴节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轻松开怀,宁可忧伤悲哀。
但最能解释中国人这一清明现象的,还是道家,老子有一句话最精当地说明了中国人把清明节气过成了节日,那就是“出生入死”。清明节气,虽然是春天了,是万物滋生出生的时候,但中国人却要求自己花上一两天来接触死亡,来扫墓祭死,来入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哲学。老子还为此演绎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就是说,人活着的机会有十分之三,死亡的机会有十分之三,向死而生的机会有十分之三。清明节,就是中国人的出生入死,中国人的向死而生。
在古代,清明节气的时间前后还有两个两日,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袚褉,这个节日就是我们说过到大自然吐故纳新,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要到河边清洗自己,祈福消灾。另一个节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顾名思议就是不生火做饭,要吃饭只能吃冷的;寒食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祭祀祖先。可以说,现在的清明节其实兼并了上巳节和寒食节两个节日的习俗。
清明扫墓的习俗形成比较晚,中国人祭祀祖先的传统很悠久,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之前,人们对死者只安葬而不植树不设土堆即坟墓标记,祭祀逝者只在宗庙进行。到了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封以土堆、种上树木以作标记,祭祖也从宗庙改到墓地。祭坟扫墓的风俗就此流传下来。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节日,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也往往将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顺从民意,规定寒食清明放假四天。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清明节成了国家法定节日。民间社会的祭祖扫墓习俗也就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到了宋代,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8年,中国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流传下来很多习俗。如祭祀供品一项极为丰富,各地风俗也大不一样。除了有馒头、水果,南方人会带上米饭,江南鱼米之乡的人们还要细致地做羹饭,黄豆芽炒油豆腐、菜蕻羹、红烧黄鱼、红烧肉、鹅肉等。有的地方把青团当做必备供品,青团是用艾青叶捣碎后取汁与糯米粉揉在一起做成的,里面嵌有豇豆沙或白糖芝麻或黄豆粉做的馅子。之所以要供青团,是觉得它是清明的象征。
值得一提还有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这个习俗有很多传说,如说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的,人们为纪念他就在他的祭日插柳来为他招魂。还有一个传说,宋代的大词人柳永因为得罪了皇帝,只能浪迹于民间,他跟很多歌妓关系很好,他死后的葬礼就是歌女们集资完成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当然,插柳作为习俗,还说是为了纪念中国农业生产的开创者神农氏。我记得小时候都是跟着大孩子学会折柳,把柳条做成一个圈戴在头上。在中国文化里,一般来说,“插柳”“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清明节跟七月半的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一样,还是我们中国人的鬼节。在这个节日里插柳戴柳还可以防止鬼的侵扰迫害,因为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已经形成了悠久的习俗和厚重的文化传统。我们中国人不管有无文化,说到清明都会诌出一两句诗文来,像杜牧的诗,可谓妇孺皆知,这样的诗远不止一首两首。
在有关清明节的文化遗产中,最有争议的莫过于中国画史上的杰作《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的知名度大概在中国画中可排前几名,在这幅画里面出现了一千多个人物,两百多只动物,非常生动。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清明上河图》就是人们上河边、扫墓归来后的狂欢景象。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认为这幅画的根本不是春天的景象,而是夏秋之际的景象,还有说清明上河图只是寓意清明盛世的意思等。专家学者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清明盛世之意”。
无论如何,《清明上河图》算得上清明节日的经典作品。有人说,清明节至少有四大经典:一首诗,即杜牧的《清明》;一幅书法,即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一幅画,即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出戏,就是演绎唐朝诗人崔护和少女杜宜春在清明偶遇的一段爱情故事《人面桃花》。
我曾借用节卦卦辞来说明清明时节的君子人格,“君子以议德行。”清明节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用孔子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其中有庄重,有责任,有形式感。在春天,人人都想生发、想表现的时候,让大家去祭祖,既敬畏又会坚定自己要表现创造的决心。对社会来说,大众这样过节就会心地更为醇厚。
也就是说,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人应该有所节制,有所敬畏。在先人面前,人不应该任性,为所欲为。不少人狭隘地以为祭祖扫墓是求祖宗保佑,以至于祭祀时以行贿先人为计,这是势利、功利之行,更忘记了祭祀更丰富的意义。比如祭祖也是向祖先交答卷的时候,自己的礼数、德行、功业如何?面对祖先能否无愧于心?能否在新的一年建功立业?这都是可以向逝者、亡者、先人报告的。
——摘自《节日之书》,余世存著,老树绘,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余世存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徐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