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学的“造血细胞”
《行走的话语》[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著
张方正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科塔萨尔、略萨……拉美文学有一种魅力,魔幻又现实,难以表述而又不言而喻。是什么样的环境,才会生长那么多擅长讲故事的人?
阅读加莱亚诺的作品时,这个念头再次浮现。这位乌拉圭作家最有名的作品是《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2009年第五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赠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礼物,就是这部加莱亚诺的代表作。加氏称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揭示被官方历史掩盖和篡改的历史,即胜利者讲述的历史”。
美洲是“传说”中的大陆,民间故事形同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分裂增殖,构成了包括加莱亚诺在内的拉美文学的一条血脉。
《行走的话语》就是以一种近乎神奇的方式描绘美洲。火、月亮、星星、貘、鸟、蛇、猴子、玉米、烟草、最初的男人和女人……开始读这些故事,只觉得有点好玩,读到后来才发现,故事讲述者创造了诡谲而斑斓的世界,光荣的瞬息万变的界域。回过来再读第一篇,感觉就有些微妙。它有着几乎所有民间故事都有的那种结构,为了得到心仪的姑娘,男人要完成七件奇事。结果呢?如你所知,肯定圆满。可是,故事长了尾巴。
从无动于衷、渐渐好奇到最后接受,玛利亚给何塞送上了一块奶酪和一朵红玫瑰。而何塞呢?“被征服了的征服者,双膝不住地颤抖起来”。或许,那是一个意象。某年某月某天,历史上,曾有征服者,他们被视为太阳神的使者,后来怎样了呢?另一篇《故事:大天使的回归》,来抓捕蒙多的大天使,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这块土地,而蒙多在雨水中穿行,也穿行在雨水唤醒着的这个世界里。
被冠以“拉丁”的美洲,很多人说它的文学是在19世纪晚期,受法国作家福楼拜、雨果、巴尔扎克等和西班牙作家佩雷斯·加尔多斯等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但我以为,它的血管里更多涌动着的,是来自远古的传承,用纳瓦语讲述的故事飘荡在印第安的山脉里。口头叙事包涵了丰富的事件。这些事件有些指向神祇,有些是英雄人物,有些可能是一次纠纷、一次起义,一起部落与部落、族群与族群、他者与我者的抗争。在拉丁美洲,这些事件(美好的或恐惧的)所在皆是。外部的现实大举渗透进入叙事者的意识,然后迅速裂解、组合成奇特的故事并冲破各种疆界,向着现实发起攻击。
正是那些从传统文化得到广泛营养又吸收外界元素,充满想象力的杰出作家,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了拉美文学被称为“爆炸”式发展的形态。他们重塑了“行走的话语”,用一种哥特式的风格演绎了美洲的高山、森林和田野。拉美文学的地域特征极其明显,《行走的话语》就是一幅民俗文化图景。天、地、人,山、河、树,独脚巫师和癞蛤蟆,无头骑士和妓女,动物、繁殖与诅咒,爱情、疯狂与死亡……故事在本质上是为了处理日常衍生的错杂经验。后来,殖民的记忆与当下的惨痛,化作类似白细胞一样的存在。拉美文学之所以富有魔幻色彩,是因为任何一种魔幻主义赖以产生的价值观念都和美洲人的情感及其特殊的表达方式相吻合。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部作品,加莱亚诺专程寻访何塞·弗朗西斯科·博尔赫斯。这位博尔赫斯是沉默寡言的木刻家,他为本书创作了200幅与文字浑然相成的木刻插画,被加莱亚诺称为“绳子文学的艺术家”。作为原始的记载方式,绳结记事在文字之前就有了,而今天,在加莱亚诺、博尔赫斯以及许多拉美作家与艺术家的作品里,我们依然可以品读这种“行走的话语”。(林颐)
学会生活是一辈子的功课
《清玄说:换个角度看生活》林清玄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二○一八年十月版)
8岁时,他立志成为作家;17岁起,发表作品;30岁前,他拿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今年65岁,他每天仍在写作,至今出了298部书——他就是林清玄。
很多人误判林清玄的文章:太“佛系”,教人“看淡”,叫人“放下”。其实,他无处不在鼓励年轻人发展自我,跳出固有的、单一的成功标准。
比如,谈到应试教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在本质上忽略了最为重要的部分——空缺了教育一个人如何去生活,“考试是为了上更好的学校……而生活不止这些,从小到大没有人教育我们如何去生活”。
再比如,他教学生不要太在意作文比赛,想写的和考试拿高分的是两个评判标准。他说排名第七至第十七名的学生更有出息。他鼓励学生要有全球化视野,多看看远方的人和事物。
学会生活,无论何时都应该是第一要务。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大致上10%的事是不可控制的,而90%的事是可能通过我们去改变的。比如,路上被追尾,这是不可控的意外,但之后如何处理却是剩下的90%。
“换个角度看生活”,就是从习以为常中跳出来,做一些新事情,认识一些新朋友,让生活变得不一样。多一点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转化一些消极的想法,生活也会变的。
学会生活是一辈子的功课。热爱生活,从平常生活里发现美和感动;再高一层次,创造出美并带给身边的人美和感动;如果再高级,就要为社会做出美和感动。首先要热爱生活,接受生活的安排,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这就是成功。
学会生活也是“美育”,懂得什么是美,生活才能有趣。这是林清玄文章的内核,他从另一层面给读者以力量,这种从内心生发的力量,不断地追寻着美和感动。
作为林清玄经典观点的集合,本书文字上的美感是其特点之一。这也是林清玄的文字在台湾被频繁当作语文教材的原因之一。《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鞋匠的儿子》等篇目,成为很多人的文学启蒙。文字上的美感,来自于作家的自我追求,他坦言写作时会念一遍,这样在语感上更有节奏和韵律。
林清玄很多语录在网络上流行,短小隽永的文字蕴含深刻的道理,这来自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在佛学上的深入学习。很多观点以及感悟与佛教禅学故事有很深的关联,因为有了厚重的根基,整个系统显得举重若轻。
这种具有文字美感以及生活智慧的作品应该流传得更广,这也是“美育”的一部分。(胡家)
在热爱中活得自由自在
《色香味居梦影录》姜威著
大象出版社(二○一八年六月版)
《色香味居梦影录》由姜威生前好友胡洪侠选编,分别为第一辑“书乡来去”、第二辑“前尘梦影”、第三辑“色香味居”。
姜威是书痴。他曾从哈尔滨愣是把包括《辞源》《辞海》以及岳麓版周作人文集在内的一堆书扛到深圳。年少时,他还曾将借得的《戴望舒诗集》整本抄下来。多年后,这本手抄诗集依然插在他的书架上。
第二辑“前尘梦影”分为文坛仙葩、舞台明星、佳人逸事,是三辑中篇幅最少、文章最短也最耐人寻味的。人生之跌宕起伏,尽在寥寥几段文字里,可谓文短情长。所写皆为不同寻常的女子,在历史某个角落里留下了独特身影。“风情万种,妩媚妖娆”的刘喜奎被易实甫作诗羞辱,被张勋朝思暮想,欲纳为妾;因《火烧红莲寺》而爆红的夏佩珍,父母恐其被富豪猎取或被电影圈风流小生迷惑,竟设计让其染上毒瘾;红透大江南北的周璇,因婚姻不顺饱受精神压力,以至发疯而英年早逝……姜威称自己是“爱女人胜过爱自己的男人”中的一个,尤爱既美且慧又奇的女子,所以为她们撰写小传、谱写赞歌。
姜威对胭脂的考究,对美发史的追溯,对人工整容的排斥,对谈恋爱场所的选择,无不让人豁然开朗。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男人的心可以这般细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却少有人像他爱得这么火辣、直接、鲜明,而且有情调。品姜威之文,想姜威其人,顿感其写得洒脱、活得自在。
品读此书,舒服、愉悦,爱书爱女人的姜威实为芸芸众生中非常奇特的那一个。如果有缘结识姜威,我会去他的书房转转,看看他收藏的文人墨迹与名家签赠本,听他仔细评判我们共同钟爱的三联书店所出的好书,听他谈谈它们“简单之极,品格大气”的装帧。
“我摘抄一些片段,想和熟识并尊敬云乡公的朋友们,在想象中再与先生小聚一会儿。”读《色香味居梦影录》不正是这样吗?现实中我不认识姜威,于书中我结识了姜威,日后的偶然翻阅,不正是重聚吗?对一个作者最深刻的缅怀方式就是读他的书,感受他遗留在字里行间的独特气息。读书如面对面的晤谈,这是何等亲切的重聚。(张家鸿)
由水生石
《水石:一位欧丁剧团女演员的笔记》[英]朱莉亚·瓦蕾 著
张若男 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二○一八年十一月版)
欧丁剧团,这个来自挪威,由欧洲戏剧大师、戏剧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创办的剧团,近几年多次来华,在北京、上海、江苏乌镇等地演出。朱莉亚·瓦蕾是欧丁剧团重要的女演员,她参演了剧团的所有演出,并创作了三部尤金尼奥·巴尔巴执导的单人演出。《水石:一位欧丁剧团女演员的笔记》是她的个人戏剧表演文集。
在书中,朱莉亚·瓦蕾用“水石”(stonesofwater)形容她在欧丁剧团最重要的30年戏剧经历——她的舞台创作生涯,就像水滴逐渐形成的水石,一颗又一颗,新形成的一颗水石又会融入原有的水石中……
瓦蕾是颇具使命感的女性戏剧人。她在书名、前言、正文中反复强调自己的“女演员”(actress)身份。“在这个充斥着伟大戏剧革命家和戏剧导演的世纪,女性艺术家隐秘在阴影当中”。
上世纪赫赫有名的两位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斯氏推崇的“体验派”表演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演员表演、艺术院校表演系教学中,布氏主张的“陌生化效果”也对欧洲戏剧乃至中国戏剧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两人都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戏剧理论财富。本书中,瓦蕾谈到自己在某次演后访谈中,无法清楚地回答观众的提问,“我无法解释清楚身为女演员的思考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我通过多年训练而获得的技巧”。她意识到,需要找到一种通过文字进行诠释的途径——虽然戏剧表演以“当下存在”的方式被他人感知,但是如果要与过去联结,在未来得以留存,那么文字形式更合适。瓦蕾为此强调:“女性戏剧人必须肩负责任——以不同文字、不同格式、不同角度书写其自身的历史。”
眼前的苟且是生活,诗和远方是生活,对于瓦蕾来说,戏剧和舞台就是她的生活。演出时,排练时,早起晨跑时,世界各地旅行时……在这本书里,瓦蕾所记录下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与戏剧产生妙不可言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成为启发她进行表演创作的缪斯女神。眼中是戏剧,心中就有舞台,一点一滴,由水生石,恰好印证了书名中的“水石”两字。(冯尤)
作者:林颐 胡家 张家鸿 冯尤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薛伟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