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种未明的动物》马小星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中华文化所崇拜的龙,究竟是实有其物,还是仅仅为艺术创作?自古以来,到底有没有人见过传说中的龙?围绕这个充满诱惑和困惑的话题,先辈学者们作出了不懈的探索,虽然大多陈陈相因难有突破,却也不乏灵光闪烁的猜想。例如,清末民初小说家吴趼人在论及“龙之有无”时说过:“窃谓当日必曾有此物,惟大而无当,其能力不足以自存,久已归于天演淘汰之中,故仅得留一名于世界,其物则已绝矣。”吴氏所言,固然是一种猜测,却也透射出近似直觉的洞察力。
笔者1993年曾在《上海科学生活》上发表过一篇《龙是什么?》,引述《左传》《周易》中的记载,认为龙很可能是古代居民见过的真实动物。所以笔者也是“历史上有龙说”的拥护者。但我在该领域的研究稍显零碎,浅尝辄止。而《龙:一种未明的动物》在这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作者瞄准龙的话题作了深入持久并具开拓性的研究,打破了原来的藩篱,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该书有《云遮雾障 龙归何处》《被遗忘的历史记载》《来自松嫩平原的目击报告》《在神话与现实之间》《千古悠悠说“豢龙”》《龙、蛇、蛟、鳄异同辨》《鱼性未泯的古老动物》《龙无尺水 无以升天》《今人不见古时月》《从环境到政治的“指示生物”》等十章及末篇《结语:一个半醒半睡的梦》,认为某些动物的客观存在是一回事,将这些动物赋予何种人造的意义则是另一回事,如果说古代社会有关龙的种种传言带有梦幻色彩,那也只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
作者在后记中总结道:“我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力搜集散落在各类史籍中的‘坠龙’记载,而这些记载大多为以往的研究论著所忽略;二是开始重视民间有关‘见龙’的传说,并身体力行着手调查,尽管这项艰巨的工作仅仅是起步,做得还很粗浅。”为了揭开龙之真相,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始,凭着个人的兴趣、智慧和毅力,长年沉浸于正史、笔记和方志中,孜孜不倦,寻觅资料;还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多次前往东北,采访当地一些曾见过“坠龙”的乡民,古今对照,反复比勘,于是有了这本全神贯注追索“未明动物”的著作。
此书在本质上属于学术类著作,但在写法上却别具一格,生动活泼。全书先从一个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龙棚》说起,然后切入正题,层层推进,引人入胜。第二章《被遗忘的历史记载》,介绍了近50种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以证明龙是一种在自然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却被现代学术界所忽视的珍稀动物。第三章《来自松嫩平原的目击报告》,则通过对一位老人的重点采访,指出直至上世纪40年代,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某处江滩,还有数百名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的巨型动物,并且依照自古以来流传的方式,重演了一幕救助“黑龙”的动人场景。在第七章《鱼性未泯的古老动物》中,作者认为我们搜索的目光,曾经长时间停留在现代爬行类动物的身上,却没有意识到龙很可能是一种跟原始鱼类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古代两栖动物。这一新观点,让人眼前一亮,颇有启迪。第十章《从环境到政治的“指示生物”》,进一步指出古人对于“四灵”的崇拜和宣传,其初期与生态保护的意识有密切关联,后来被纳入了政治伦理化的歧途,生物界的珍品才被改造成了政治界的“神物”。此书的附录部分,真实记述了以作者为首的几个年轻人,在黑龙江松嫩平原寻访“坠龙”踪迹的生动历程。
通读全书,笔者的感觉是其史料扎实,内容丰富,论证严谨,叙述有理有节,常发前人之所未言,是一本具有研究新视角的好书。面对学术界既有的“权威性结论”,作者并没有畏葸不前。他独辟蹊径,开创了通过查阅古籍记载和走访目击者相结合的方法,尝试破解神龙之谜。从古文献记载中,他发现龙作为一种生物形象,对其习性的描写,具有相对一致性,如深藏、涉水、飞腾,而十二生肖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龙似乎也没有理由例外。再联系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东北的“坠龙”事件的“现场目击报告”,作者最终得出结论:龙“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动物,后来渐趋绝迹,今已名存实亡”。
作者认为,人类历史本身常有难解之处,大自然也总会留下一些猜不透的谜。上一辈猜不透,留给了我们;我们猜不透,只好再留给下一代“龙的传人”。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新角度或新方法,每一代又都会留下唯有自己明白的深深的遗憾。对于神龙之谜,作者虽然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也并不武断。他认为只要生物考古学还没有提供有力的实证,他的说法也只是一种假说。这也说明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是严肃的,并不哗众取宠,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这也是新时代学者们应当遵循的思想理念和学术风尚。
作者:翁长松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蒋楚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