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日常》
李梦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华文
绘画作品随处可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鉴别作品之优劣,因为优秀的绘画,是画家经过漫长的基础技法训练之后的灵光闪现。
有人认为,表现名山大川或英雄豪杰的绘画作品,才能震撼人心。不错,但绘画所表现的对象是绚烂多彩的,看得见的物象可以入画,梦境、意念也能入画。作为画家,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都可用笔墨、线条、色彩进行具象或抽象的表现。中外历史上很多优秀画家,对于自然界和生活中并不起眼的角落,也能在作品中进行不同维度的呈现。《绘画中的日常》,从比较的视角,对中外画家表现的自然山水、衣食住行,娓娓道来,逐一讲解。
作者李梦曾求学于香港大学大众传播专业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专业,获双硕士。完成学业后,她先后任职于《大公报》和香港出版界。《绘画中的日常》主要篇章,是她在加拿大求学期间陆续撰写而成,主要围绕中外绘画名作中的自然气候、花草树木、生活器物、读书游乐、亲人朋友等内容进行传神的“画像”和分析。
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总会引发画家的关注和遐思。比如皑皑白雪就能为画家带来创作灵感。中外绘画表现雪景的画作无数,本书开篇“谁在描述雪”就叙述了画家和白雪的关系。西方印象派画家西斯莱(1839-1899),年轻时家庭富裕,居于巴黎,后来家道败落,只得迁居至巴黎郊区鲁弗申。也许是他看透了世间炎凉,以“白雪”作为绘画表现对象,借以表达落寞之情。他创作了多幅有关雪天的油画,尤以《鲁弗申的雪》最为著名。此画创作于1874年,西斯莱在鲁弗申的第四年,已熟稔当地的人情和景物。画作中,小径、松树,盖着厚厚一层雪的钟楼,表现得真实细腻;风景由近及远,渺渺不知所终;路口身着黑衣的女子,背影在风雪中摇曳着,给阴冷的画面色调增添了几分生机。
相比西方画家,中国画家对白雪的描写,在思想寓意传达方面也许更加深远。书中专门提到北宋画家范宽(约950—约1032)的代表作《雪景寒林图》。虽说中西方画家都强调雪景的宁静之美和画幅空间的纵深之感,但范宽笔下的雪景更加苍茫,更显磅礴深沉。《雪景寒林图》兼用“高远”“深远”的构图法,巨壁高崖,“折落有势”(米芾语),远景为山,近景有树、水,皑皑白雪则在树下、山顶和山脚屋顶时隐时现。观赏此画,不难发现寒林与雪景之间,人、山寺与居屋是渺小的,远方的群山气势撼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自然的宏大壮阔之美。中国山水画家描绘雪景时,常将个人抱负志向、审美趣旨融合其中,彰显其天人合一的价值意蕴。
雨天,在诗词中要么感怀伤时,要么寄情相思,引发人向内自省或向后追忆。关于雨水在画作中的呈现,中外画家曾作探索。相比之下,纷纷扬扬的白雪看得见,描绘起来不算难,但雨水无形无色,需借助他物呈现其气质和样态。不管是细雨还是暴雨,对于绘画技术表现力来讲,都是相当的考验。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中,傅抱石(1904-1965)是描绘雨景的高手。抗战期间,他居住内地四川时创作的《巴山夜雨》可谓力作。画中采用对角线构图法,用湿笔扫墨,下部为浓墨涂擦的山,左上方是用淡墨“写”成的天空。李梦评价该画“风中雨中纷乱摇摆的枝叶以及若隐若现的山居人家,令原本难写其形的风雨,有了可感可触的模样”。
不仅中国画家描绘雨水需要“借势”,西方画家同样如此。以英国画家透纳(1775-1851)的名作《雨,蒸汽与速度》为例,透纳乐意在画作中呈现风暴和大雨的场景,而且他的那些急速、大笔触的油画技法,与傅抱石的作品有几分神似。这幅画作中,他描摹了一列火车在桥上急速驶过的场景:火车冲破风雨迎面而来,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似要冲出画框。灰黄的色调中,桥和火车的形状难以辨识,只见一束黑影遥遥地从画幅深处冲到近景中来。观看此画,极易被狂风暴雨的气势所震慑。
在画家的艺术视域中,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花草植物之描绘,一直受到格外“关照”。法国画家莫奈(1840-1926)的系列名作《睡莲》,将对花草的描绘推向了一个高峰。晚年的莫奈定居在小镇吉维尼,屋后花园中,他种下了很多睡莲,并以此作为描绘对象,画出了两百多幅作品。在莫奈之前的西方美术界,花花草草从来都不是画作中的主角,但在莫奈的画笔下,花草替代了人物成为表现重点。莫奈观察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睡莲,运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不同色调和不同景别,对睡莲的描绘可谓淋漓尽致。莫奈基本上放弃了“形似”,以奔放的笔触和大胆的用色,将蓬勃生长状态中的睡莲绘于画布。这充分表明,莫奈不仅是西方古典油画色彩技法的终结者,也是一位热爱自然、对花草具有柔软之心和怜悯之情的普通人。
梵高(1853-1890)在其生命最后的几年中,不厌其烦地描绘金灿灿的向日葵。他的每一幅向日葵作品,构图极为相似,唯有背景颜色时有不同。梵高在世时是孤苦的,无人懂得也无人关心。赏析其杰作《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便可得知:梵高表面上沉默寡言,内心却如同金黄色的向日葵,狂野的艺术之火熊熊燃烧直至其生命的终结。
阅读《绘画中的日常》,至少带来两方面的思想启迪:一是任何伟大的画家和伟大的作品,其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体验。面对自然万物,面对日常生活,如果善于捕捉到艺术的灵光,用独特的风格进行宏观或微观的表现,这样的画作必然有其审美价值,具备传世的可能性。二是画家自提笔之时起,自身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以及独特的情感情绪,便不加掩饰地呈现于笔墨和色彩之中。所谓“文以载道”,杰出的画作,何尝又不是“画以载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