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君
两个文化家族,维持了长达两百多年、前后六代人的交替婚姻。今人很难想象,甚或认为违反科学,会造成人种退化甚至痴呆。然而,中古时期真的发生过,且因此造就了伟大的书法家和文学家颜真卿。
殷、颜两家,汉魏为山东名族。东晋时南渡,门风融南北之长。南朝梁、陈间,颜之推遇乱归北,历仕北齐、北周、隋,所著《颜氏家训》叙南北文化之差异,最负盛名。其后人有名的是颜师古、颜元孙、颜真卿,多为学术名家;殷不害仕陈,工书画,后人有名者则有殷令名、殷仲容、殷亮等,前两人为唐前期一流书家。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思鲁为之推子,据此知之推妻即殷氏。外臣,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任行台选郎,见《陈书》卷一《武帝纪》,是颜、殷之婚至晚始于梁代。
西安碑林藏颜真卿撰《颜勤礼碑》云:“父讳思鲁,……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是父子皆娶殷女为妻。殷英童为殷不害子,仕北周为御正大夫、麟趾殿学士,入隋为益州晋熙郡守。《历代名画记》卷八称“殷英童善画兼楷隶”,但未有作品存留。
《颜勤礼碑》云:“先夫人陈郡殷氏洎柳夫人。”勤礼为真卿曾祖,至此已三世以殷氏为妻。
颜真卿《颜氏大宗碑》云:“昭甫字周卿,少聪颕,而善工篆、隶、草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特为伯父师古所赏。凡所注释,必令参定焉。”昭甫为真卿祖,至此则四世皆娶殷氏为妻。昭甫妻为殷令名女,殷仲容姊。《元和姓纂》卷四云令名为不害兄弟不占曾孙,他书又云为不害后,估计其间有过嗣关系。
颜真卿《殷践猷墓碣》云:“长妹兰陵郡太夫人,真卿先妣也。”是其父颜惟贞仍娶殷氏为妻,即真卿之母。其人为殷子敬女,殷践猷妹。子敬为殷令名弟令言子,于真卿为外祖。
此外,颜师古女颜颀(635-681年),嫁殷令名子殷仲容(633-703年),详见《考古与文物》2007年5期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撰《唐殷仲容夫妇墓发掘简报》。颜昭甫之季女,即颜真卿之季姑颜真定,则嫁殷令德孙殷履直为妻,而其女复嫁颜真卿长兄颜阙疑为妻。真卿六兄颜幼舆则娶殷践猷女为妻。以上所述,已涉及二百多年间六代人之九次联姻。这些还仅是依靠颜真卿文集为主而保存下来的记录,实际情况应比这还要丰富得多。
就前文所考,颜、殷缔婚最晚始于梁代,其后殷英童仕北周,颜之推归北齐,殷不害兄弟仕陈。南北隔绝并未中断两族之世好。至隋、唐一统,当然更有接续之必要。
从历史渊源来说,这两族都属于北方世家而入南侨居者,其家族传统兼有南北文化延续之优长。唐柳芳《氏族论》(《新唐书》卷一九九)说到汉魏旧族之文化趋向时,有“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颜、殷两族秉承山东旧族之传统,沾溉江左士风之浸染,门第、家风、姻娅均有可称者,且留下许多相互携持扶助的佳话。
殷氏世工书画,自殷不害以下,代有美誉,而唐初殷令名、殷仲容父子尤称擅场。令名有《益州长史裴镜民碑》,赵明诚《金石录》卷二三以为“笔法精妙,不减欧虞,惜不多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三以为“吾最爱殷令名书《裴镜民碑》,血肉丰泽,《马周》《禇亮》二碑次之矣”。卷六云:“方润整朗者,当以《裴镜民碑》为第一,是碑笔兼方圆,体极匀整。”其后颜真卿所走正是此一路数。高宗、武后间,殷仲容之书尤负盛名。窦臮《述书赋》卷下谓其“奕世工书,尤善书额”“皆精妙旷古”。宋人得见者尚有十余碑,存世则以《马周碑》《昭陵六骏赞》著名。
颜真卿虽未及见殷仲容,但其父祖辈多蒙其照拂并传笔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云其祖父颜昭甫:“幼而颖悟,尤明诂训。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每有著述,必令参定。”昭甫书迹不存,时人亦无类似评价,恐不免过誉,但与仲容常有研习,当可相信。真卿乾元元年四月《谢赠祖官表》 :“臣亡父故薛王友先臣惟贞,亡伯故濠州刺史先臣元孙等,并襁褓苴麻,孩提未识,养于舅氏殷仲容,以至成立。” 《颜元孙神道碑》云:“少孤,养于舅殷仲容家,身长六尺二寸,聪锐绝伦,工词赋章奏,有史才,明吏事。” 《颜氏家庙碑》云其父惟贞:“君仁孝友悌,少孤,育舅殷仲容氏,蒙教笔法。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可知颜元孙、颜惟贞皆蒙殷氏养育并“蒙教笔法”。
颜真卿出生仅四岁,父即因伤恸伯姊而去世。《殷践猷墓碣》云:“长妹兰陵郡太夫人,真卿先妣也,中年孀嫠,遗孤十人,未能自振。君悉心训奖,皆究恩意,故能长而有立。”可以相信颜真卿的早年生活和教育都是在舅家度过,得到殷家许多关照,包括他早年习书的经历。
近年出土《殷亮墓志》,保存颜真卿内侄殷亮的详细生平,叙述安史乱起,颜杲卿、颜真卿二人守官有责,分别举义,殷家似乎分担了照顾颜氏眷属之责任。乱平颜真卿为死难请恤,颜氏子孙死难离散者十余人,但未提及殷家人物。墓志说叛军也为殷、颜族人之孝行感动,殷家历劫而得平安无恙。从殷亮本人经历看,他在仕途上多蒙颜真卿提携。真卿获命为荆南节度使,未成行即约殷亮为从事。贬官江西,殷亮一直陪侍左右。颜杲卿、颜真卿先后殉国,殷亮为颜杲卿撰写传记,又撰《颜鲁公行状》,记录两人之浩然正气和生平事业,留下两家世代姻亲之不朽嘉话。
本文据今人朱关田《颜真卿年谱》(西泠印社2008)和拙文《殷亮墓志考镜》(台湾省东吴大学2014年4月中国文献学研讨会论文)写成,谨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