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
刘增人等编著
青岛出版社出版
.
■刘克敌
学术研究,如果没有丰富可靠资料的支撑,很有可能沦为空谈。自然,假如有魏晋时期文人空谈、清谈和玄谈的本领,也不算坏,甚至有可能如阮籍、嵇康那样“谈”出自己的一家之言。不过,此为特例,不好模仿的。而且,这魏晋崇尚空谈之风,还是受到后人的指责,认为是带坏了士林风气,让人变得浮躁起来。时至今日,这浮躁之风,似乎不仅没有消失,倒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甘于学术研究的寂寞和坐冷板凳者,好像是越来越少了。
笔者在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深切感觉到收集整理资料的艰难,特别是如果想做一个比较系统的综合研究,则资料的收集整理更是难上加难。也因此,我对于那些甘于寂寞、长期以来从事资料搜集整理,并最终乐于贡献于学术界的人,总是报以极大的敬意。而刘增人先生主持的这部煌煌巨制的出版,更是让我惊叹和感动。作为从事近现代文化与文学思潮研究的一员,多年来我一直盼望着有这样一部巨著,一部可以将一百多年来所有相关文学期刊一网打尽的资料汇集,让我可以按图索骥,省却很多前期资料搜集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这在生活和学术研究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自然更加重要。而且,让我欣慰的是,从这部巨著的出版,感到近年来的学术界,似乎有拒绝空疏、回归实证的趋势,这是否算是学术转型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严谨而扎实的学术研究,才是正道。
这部《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所收刊物多达一万余种,可谓现有类似资料中最为齐全者,是编撰者耗费五十余年之时间精力而成。不仅如此,这部大书所收期刊中,很多都是从事相关研究者极少能有机会接触的,可以说是极为珍贵的资料。例如创刊于1872年11月11日的《瀛寰琐记》,该书不仅列出其准确的创刊时间、创刊地点和停刊时间,而且列出了其刊物设置体例、主要撰稿人名单及后来改为《四溟琐记》和《寰宇琐记》后的出版情况和主要撰稿人名单等信息,并配有封面图片,这对于很多没有机会接触此类珍贵期刊者来说,等于是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信息。又如该书所收文学期刊,不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且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恰巧笔者正在进行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门派关系研究,而门派演变与地域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此部大书这方面的设计,无疑给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更令我欣喜的是,在大致翻阅一过之后,仅从一些随意看到的刊物信息,竟然也发现了很多可以做的研究题目。例如对一些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名单稍作统计整理,即可以分析一些作者的投稿情况,藉此可以看出这些作者的创作特点,更可以进一步论述其文学主张和门派传承关系。又如对一些最早的文学期刊何时刊登原创科幻小说和侦探小说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设计出这方面的研究课题……
显然,这绝不仅仅是一部资料汇总,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的种子或萌芽,有待我们慢慢发现和展开。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多少巨变,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多少曲折坎坷,而刘增人先生及其同事,能够有如此毅力,坚持不懈,说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也不为过吧。刘增人先生自言“一卷编就,满头霜雪”,此中甘苦,是外人很少能够体会的。
我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幸受教于刘增人先生,深感先生学识渊博。但那时不知道先生已有这样宏大的学术理想,只记得先生讲课极为精彩,不仅常有独到见解,谈起文坛故实更是从容不迫,似乎很多资料早已谙熟于心,那时就深为叹服。笔者后来走上这条学术道路,如今想来和先生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后来,虽然与先生不能常常见面,但都在一个领域内,对先生的学术活动自然清楚,更从很多学术同仁那里听到对先生学术成就的赞美,也很为先生高兴。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就有所谓的“资料派”和“理论派”之分,前者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再进行理论阐释,似乎具体的个案研究多一些。但如刘师,其实也有很多宏观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例如他和冯光廉先生、谭桂林先生合作出版的那部《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后者则多是纯粹理论的阐释,更多是宏观论述,虽然精彩纷呈,但在我看来,有时不免有空疏之感。其实,这不过是学术关注重点不同,本无高低之分,但似乎总有人对前者瞧不起,说他们不过是“收集资料的”,言谈之中很是不屑。不过,我很想知道的是,很多所谓的以理论阐释见长的学者,他们在学术研究中,难道就真的不需要掌握资料,不需要吸收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么?
回想五四那个时代,无论是鲁迅还是王国维抑或顾颉刚,无论是陈寅恪还是他的弟子辈钱锺书,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所为人敬佩的,不仅是其学术见解,更有其深厚的学术功底,而这功底,难道不是建立在对学术资源的掌握之上?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除了其先天的禀赋,恐怕还是要后天付出艰苦的努力吧。
在论文满天飞、成果日日新的今天,如果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沉下心来,像刘增人先生这样,积数十年之力,出一部厚重之书,才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大家都是红尘中人,不可能饿着肚子研究,那就各自斟酌、各自珍重。不过,如果我们对那些真正从事学术研究者不能给予最大的尊重,那才是学术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