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遥望香巴拉》
宋晓俐著
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版)
徐寒军
一千三百七十五年前,文成公主自长安历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到拉萨,松赞干布为她修筑的布达拉宫,风雨沧桑见证着这场跨越汉藏两地文化的旷世之恋。北京到拉萨,相距三千七百三十一公里,重重山林、云水茫茫,《北京遥望香巴拉》带着历史前世的记忆缓缓向我们走来,沿着通往香巴拉的天路一路向西,在雪域高原上吟咏着一首最绵长最动人的情诗,这首诗不仅关乎当代两地青年对爱的苦苦追寻,更关乎汉藏两地文化在当下的遥望相守与碰撞融合。
这是一首关乎两地文化互相吸引、互相接纳的情诗。出生于黄土高原、拼搏在北京的王初一对拉萨的天空魂牵梦绕了十几年,出生于拉萨三层藏式小楼、日日行走在八廓街的卓玛费尽心思想要飞出拉萨留在北京。初一与洛桑的灵魂相遇仿佛一个宿命的安排,卓玛对海峰的迷恋缠绕成十几年的心结。
这是一首关乎一个汉族灵魂在藏地文化中获得救赎的情诗。王初一,一个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多余”的女儿,从她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踏上一场寻找精神故乡的旅程,然而阿妈的温暖、洛桑的倾心,终于让她找到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最后,一场肉身的大欢喜终于彻底结束了初一那三十多年来的灵魂漂泊,作者用天葬台这个让灵魂通往香巴拉的祭台完成了王初一抛弃肉身、魂归拉萨的神圣仪式。
藏地人们坚信天葬后的灵魂将世世轮回,卓玛那融合汉藏两地血脉的女儿初一的诞生,以及“初一”这个烙印着新生与希望的名字,都是《北京遥望香巴拉》这首绵长的情诗对汉藏两地众生世代平安喜乐,灵魂永远温柔相依的深情祝愿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