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上退休——伊隆·马斯克传》[美]亚当·杰佛逊著 奕均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伊隆·马斯克与特斯拉电动车
伊隆·马斯克——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产品设计师。媒体说,他是今天的乔布斯,甚至比乔布斯更伟大,因为他改变了汽车工业的未来,消除了石油危机,更重要的是,净化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书是唯一一本经过马斯克本人认可的传记,讲述其传奇人生。书中不仅记述了马斯克的幼年家庭背景,更着重描绘了他在青年时代的梦想与成长,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创业路上所思所为的缘起。他的故事也就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让电动车和汽油车比试一下
2009年3月,洛杉矶SpaceX公司总部草坪,一场五百名客人出席的盛大鸡尾酒会上,伴随电子合成音乐的轰鸣,一辆白色的ModelS驶上舞台,伊隆·马斯克披一件黑色夹克,神采奕奕地从车里走出来。
ModelS在强烈的白光下,熠熠闪光。这款神似玛莎拉蒂GT的四门轿车,线条动感,充满科技感。ModelS凭其外形,一举拿下《汽车》杂志、雅虎汽车等权威媒体评选的“年度车型”等多项桂冠。
ModelS发布会上,马斯克的助手现场演示了ModelS的九十秒更换电池技术。
“让电动车和汽油车比试一下。”伊隆·马斯克说。
一台高级加油汽车。油箱是空的。
一台特斯拉电动车。电池是空的。
比赛开始。加油的车子,加了一分钟。电动车,电池的能量已经过半。
一分三十三秒六的时候,电池满了。一启动,完全不需要发动时间,没有任何声音,就直接开走了。
下一台电动车再进来。
前面那台高级轿车还在加油。加到四分之三的时候,电动车的电池已经加了一分三十六秒,启动,又跑了。
一辆电动车,最高时速一百五十五英里,一次充电的巡航里程将达到三百英里,支持四十五分钟快速充电,电池组件可以方便而快速更换,零到六十英里加速时间低于六秒。
这一组数字足以让ModelS获得与传统燃油车一争高下的资格,更将同类电动汽车远远地抛在身后。
用马斯克自己的话说,“特斯拉ModelS像iPad一样好用,电动汽车也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车”。
“这辆车可以向你展示电动车的强大装载功能,你可以同时装进一个冲浪板、一台五十英寸的电视、一辆山地车。”
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声。
整部车最让他自豪的设计部分并非外观,而是那个十七英寸的巨大屏幕——可与用户友好交互,系统可持续升级,因而具有较长生命力。
伊隆强调说,“特斯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汽车与互联网相连,这个产品本身会发生质变,发生质变之后,这个产业将有一个大的洗牌。”
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出现在发布会上。
伊隆向他详细介绍了ModelS的每个细节,包括电池安放在底盘的位置,面向后方的儿童座椅,电子切断系统可以将速度限制在一百三十英里/小时以下。
施瓦辛格频频点头。随后州长坐进驾驶室并找到合适姿势,他的手扫过十七英寸的仪表板电脑屏。
“这是振动触摸屏,”斜靠在车上的马斯克介绍着,“配备无线数字上网功能,你可在开车时浏览网页并查看谷歌的电子地图。”当摄影记者冲上来拍摄时,施瓦辛格摆出了非常感兴趣的姿势。事后,对于施瓦辛格的光临,马斯克表示:“他对技术不是太理解,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前卫的环保主义者,他已订购一辆S型电动车。”
展示过程中,马斯克妙语连珠,台下不时传来掌声和笑声。
在演讲的最后,马斯克潇洒地抛下一句“好好享受派对吧”,然后消失在舞台后面。
站在ModelS旁边,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看起来很成功,但实际上我们在过去几年有很多次快死了。”
围在身边的人,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表情。
“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伊隆,我们已经死了。”斯特劳贝尔若有所思地补充道。
当马斯克再次出现时,他满脸通红,目光闪烁。
记者说:“有人说你是下一个乔布斯。”
伊隆像大学生一样羞赧地一笑:“乔布斯是我一直非常欣赏的人。很有意思,在一个派对上,我的老朋友拉里·佩奇把我介绍给乔布斯,他对我很粗鲁,我认为他不是针对我,我也不是第一个受到冷遇,这是意料中的事。但我认为,他是一个激励人心的人,难以令人置信的人。他说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这句话,时时鼓舞着我。他的梦幻般的产品,给人灵感。他身上的魔法,鼓舞人心,我认为这是真正伟大的。”
记者问,“你也试图模仿这种魔法吗?”
他笑笑:“不,我认为史蒂夫·乔布斯比我酷多了。”
伊隆·马斯克与乔布斯一样,都是成功与争议并存。
有些媒体评论家说:“我把它称作特斯拉模型公司。我担心的是,有些人过于乐观。”许多电动车专家嘲笑特斯拉的电池是普通笔记本锂电池,没有核心竞争力,安全系数低。
看空者认为,正如突然崛起一样,特斯拉也将昙花一现,资本市场的炒作终将偃旗息鼓,甚至在此之前马斯克会将公司卖出。
有人问马斯克,是否会出售特斯拉公司,他直接否认:“不会,我会经营特斯拉和SpaceX很长时间,我很肯定。”
也有的评论家认为,ModelS永远也没有上市的一天。
一位评论家说:“我敢打赌,特斯拉需要三十年到四十年才能盈利,需要投资七亿才能大批生产ModelS。”
伊隆淡然一笑:“如果我们没有花费七亿就大批生产ModelS,你就赌输了。”
在流言里成长,在颠覆中生存
ModelS发布会之后,为了批量生产,至少需要五亿美元贷款。恰好奥巴马政府计划支持再生能源汽车的发展。
要生产ModelS,伊隆说:“我们必须申请到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突然变成争论的焦点。ATVM项目从推出之日起就饱受争议。不少共和党议员认为,奥巴马政府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在那些所谓的绿色能源项目上烧钱。
特斯拉申请政府贷款,让媒体炸了锅。
《纽约时报》记者阮蒂·施特劳斯批评政府,说补贴特斯拉是拿钱讨好富有的股东。
伊隆·马斯克在焦点访谈中反击道:“阮蒂是个白痴。这不是财政补贴,只是贷款。”
雪上加霜的是,英国BBC知名汽车节目TopGear,放出了一个有关Roaster的节目。
TopGear的评测视频显示,特斯拉Roadster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需三点七秒。直线加速轻轻松松地把英国老牌跑车爱丽丝远远甩在身后。面对着每分钟一万两千多转的车身转速表显示,做测试的主持人忍不住惊呼:“电子怪兽打败汽油派了!”
TopGear节目主持人杰米·克拉森话锋一转,辛辣地说:“尽管特斯拉声称它能跑到二百英里,可它跑到三十五英里就没电了,要重新充电,而用民用电源将其充满电需要十六个小时!可真不容易。”
特斯拉起诉BBC诽谤,要求停止播放。
特斯拉的诉讼遭驳回,法规裁定该指控需要进行修正。但特斯拉的第二次诉讼尝试还是被驳回。
法规裁定,特斯拉的修正“完全不能构成诽谤指控,即使构成,也不能够说明该言辞带有诽谤性质的含义,未构成实质性侵权行为。”
2009年5月,在排山倒海的批评和质疑声中,总统奥巴马和能源部长朱棣文来到特斯拉工厂,参观了厂房。
这无疑是对质疑者的颠覆,也摆明了奥巴马政府对特斯拉的态度。
2009年1月20日,随着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美国参议院也确认了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为美国能源部部长。
朱棣文是奥巴马新政府中的首位华裔部长。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8月1日,朱棣文离开了任教十七年的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出任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朱棣文把研究重点从物理学转到新型的生化能源、人工光合作用和太阳能等一系列“绿色工程”方面。“在我的学术生涯里,我已经很多次改变研究方向。我总是对学习全新的事物充满兴趣”。
在新能源的研发上,朱棣文主推生物燃料和太阳能研究,他所探索的是如何运用生物技术来增加能源生产,以及降低能源消费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他反对石化燃料的滥用。
朱棣文领导和主持了一个名为“太阳神”计划,重点内容就是他钟情的“合成生物学”,期望通过生物自身的某种特性,将各种纤维直接转化为能源。一旦这种技术实现,人类将彻底摆脱石化能源,这是他的“绿色大梦”。在他的推动下,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其他研究机构联手创建了能源生物科学研究所和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分别由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能源部提供赞助。
朱棣文大力提倡政府引进措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力代言人。2007年,朱棣文曾在美国清洁能源会议上为控制温室气体大力鼓呼:“气温改变五摄氏度将引发大范围争夺水和可耕地的资源战争,大量人口将流离失所。我们不是在谈论一万人,也不是在谈论一千万人。我们在谈论数以亿计将被洪水永远淹没的人。”
自奥巴马赢得2008年大选,2008年12月15日,奥巴马在芝加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新一任能源部部长。
朱棣文积极倡导寻找新能源的观点,完全配合奥巴马的新政策,经历、经验与奥巴马把新能源技术及时引入市场的竞选主张完美契合。奥巴马在总统大选期间曾许下诺言,答应上台后会迅速采取行动,改革能源政策,推动和发展更多另类能源,并向国会施加压力,正视气候暖化的问题,这与朱棣文的理念不谋而合。
奥巴马与朱棣文,新官上任不到四个月,来到特斯拉工厂。
奥巴马亲自试驾ModelS,笑得合不拢嘴。
朱棣文亲自给ModelS电池充电。
一个月后,2009年6月,美国能源部同意给特斯拉提供四亿六千五百万美元低息贷款,用于量产ModelS轿车。
其中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用于开发ModelS汽车,其余的一亿美元用于建造动力系统制造工厂。
接受ATVM项目最多资金援助的福特汽车公司获得了五十九亿美元低息贷款。日产获得了十六亿美元,以帮助这些企业开发生产电动汽车。
特斯拉得到低息贷款的消息,震惊了业界。
伊隆又遭遇到对电动汽车的攻击。
媒体不时地说,电动车注定昙花一现,迟早以失败告终。
“有些人特别希望特斯拉失败。因为它对主流汽车产业造成了冲击。”
“特斯拉所带来的最大冲击不是它本身,而是证明了我们可以制造大众愿意接受的电动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