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创刊号
《战事画刊》,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经销,一九三七年八月至十一月出版发行。
《万象》
《申报元旦图画特刊》
《战时生活画报》,健康生活社1937年10月1至11月6日出版。
《孤岛》创刊号
《战地半月》创刊号
《抗战文艺》
《战地》创刊号
《七月》
《浙江潮》创刊号
《月报》创刊号
《读书月报》创刊号
■文汇读书周报记者 薛伟平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回首七十年前这一人类的空前浩劫,有太多的血泪回忆与历史警示、太多的悲壮往事与英雄壮举值得人们永久珍藏。
定于6月10日揭幕的“团结御侮——上海图书公司藏抗战时期珍稀文献特展”主办方上海博古斋总经理胡建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此次特展中,期刊占绝大多数。期刊是当时除广播、报纸之外一个受众面最广的媒体。在抗战时期,期刊无疑成为宣传民族危难,呼吁全民御辱,推动抗日的重要舆论阵地。”
集中展示抗战期刊数量为历年之最
据此次展示期刊的整理者、古旧书刊专家陈克希介绍,为全面真实反映抗战时期的中国期刊出版情况,上图公司从上万种库藏珍品中精选了社科、文艺、画报、漫画、电影、戏剧等各类代表性的期刊等共计五百余件予以展出。
现时所谓旧期刊,学术界称为近现代期刊,即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版的期刊,涵盖一百多年。这一百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前所未有巨变的百年,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类期刊的出现也是其中之一,且已成为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舆论工具。
近现代文献资料专家、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张伟说,1840年后的前三十年,创刊的期刊还很少,1870年以后才逐渐多了起来。1900年前后三十年及1931—1945年这抗战救亡的十四年,是期刊创刊出版的高潮期。近现代期刊到底出版了多少种?准确数字谁也说不准,实际上也无法精确统计,只能大概估计。学界一般认为,在中国近现代期间出版的刊物大概在五六万种之间。上海图书公司积数十年之实力,经几代人辛勤收集整理,目前收藏的近现代期刊,数量之多,品种之广,内容之精,在国内各大机构中应可进入前五之列。“今年是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战七十周年胜利纪念的大年,全国各地举办的纪念活动不胜枚举,各类展览也很多。就我所知,能够一次展出有关期刊五百种之多的,目前可能也仅有上海图书公司,从中也可看出他们的底气和实力”。
期刊出版地涵盖全国抗战主战场
中国的抗日战争,如果从1931年东北失守算起,到1945年全面胜利,整整延续十四年之久。“抗战焦点所在,开始是东北地区,然后蔓延到华北直至北平,接下来就是富庶的江南地区。从上海来说,基本和全国同步,开始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然后是1937年底的失守,上海成为‘孤岛’,这种状态持续了四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也持续了近四年,直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
张伟介绍说,1937年淞沪抗战后,上海华界落入日寇魔掌,一部分抗日志士进入租界继续战斗,另一部分则走向全国宣传抗战,他们的大致走向是:先是浙江金华、温州、诸暨一带,然后集中在武汉,再是福建永安,最后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大西南地区,即成都、桂林、贵阳、昆明。大部分抗战期刊的出版地基本就在这些地区。“此次上图公司展出的抗战期刊,主办者多为各党派、诸民众团体、边区抗日组织、政界、军界和教育、工商、妇女、科技、医学等各界,虽然以上海地区为重点,但基本上涵盖了上述地区的出版物,可谓颇具眼光。”^^品种全创刊号多且不乏珍稀“孤本”
上图公司此次展示的抗战期刊,品种比较齐全,既有综合性的期刊,也有社科、文学、艺术以及画报等。张伟指出,其中画报类刊物尤其值得一看,“能一次性提供如此之多的抗战画报非常不易。根据这些图像,足以举办一次出色的展览或出版一本高质量的画册”。
创刊号众多也是此次展示的特色之一。“其实,这也是那个特殊时期期刊的一个不得已的特点。一些期刊刚创办,就因当地沦陷而撤退转移,其中,有些期刊就此结束,有些则改名再度创刊,也有一些继续出版。”也因此,其中有些期刊非常少见。
熟谙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张伟列举介绍说,广州1938年1月出版的《义勇军》(创刊号,广州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编辑及发行)、上海1938年3月出版的《孤岛》(创刊号,吕绍虞等主编,上海孤岛编辑社出版)、汉口1938年4月出版的《战地半月》(创刊号,蒋弼编辑,汉口战地半月社1938年4月10日出版)等期刊,就非常少见。
而在那个特殊时期能连续出版且留存至今的“大部头”期刊,更显珍贵。“比如《万象》(陈蝶衣主编,中央书店1940年2月至1945年6月出版),平时也常能见到其中一二期,但此次集中展出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四卷第七期共四十三册,就颇为难得了。”同样的“大部头”期刊还有《申报图画特刊》(上海申报馆1934年3月15日至1937年8月12日出版),第一期至第二六五期,另加三期增刊,共二百六十八册;《抗战文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1938年5月至1946年5月编辑出版),共五十一册等。
还有一些在新闻史、文学史上经常提到、人们耳熟能详但平素难得一见的著名刊物,也在此次展示之列。比如,丁玲主编的《战地》(创刊号,丁玲、舒群编辑,汉口战地社,1938年3月20出版)、胡愈之主编的《月报》(创刊号,胡愈之等编辑,开明书店1937年1月15日发行)、严北溟主编的《浙江潮》(创刊号,浙江潮旬刊社1938年2月24日出版)、艾寒松主编的《读书月报》(创刊号,艾寒松、史枚编辑,生活书店1939年2月1日出版)、金仲华主编的《生活星期刊》(第一卷二十七册,1936年6月7日至12月12日出版)、胡风主编的《七月》(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五卷第三期共十一册,1937年10月至1940年5月出版),等等,爱书人可以在此大开眼界。
据介绍,此次上海图书公司所展示的珍稀文献,时间跨度自1931年九·一八日寇侵占我国东三省起至1946年抗战胜利后清算敌伪罪行。“这些资料都是上图公司珍藏的看家宝,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而首次向全社会亮相。”陈克希强调,“展出期刊中有很多是当今存世极少、藏书界特别抢手的创刊号。”
“而且不乏孤本、善本,有些期刊甚至连目前最权威、收录中文期刊最全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期刊大词典》都未有收录,因而更显珍贵。”陈克希举例说,除了上述的《义勇军》《孤岛》《战地半月》,还有如《战时文艺》(创刊号,汕头战时文艺月刊委员会编辑发行,1939年10月10日出版)、《战时生活画报》(九册,健康生活社1937年10月1日至11月6日出版)、《抗战画报》(第五号,东北四省旅陕同乡会抗敌支会宣传部1938年1月出版)、《战画》(创刊号九一八特刊,李长白等编辑,浙江省金华战时美术工作协会1938年9月18日发行)、《战事画刊》(十八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8月至11月经销)、《战事画报》(马国亮编,1938年6月出版)、《抗战行动(半月刊)》(刘洪涛编辑,1938年1月1日出版)、《战时记者》(第七期,杜绍文主编,1939年3月1日出版)、《抗敌》(创刊号,梅县抗战周刊社编辑及发行,1938年1月22日出版)、《战时政治》(七册,山西第二战区司令部政治部编印,1941年8月至1942年10月出版)、《战线》(十一册,战诚社发行,1937年9月至11月出版)等。
多种表现形式反映举国抗战实况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全方位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
浏览抗战期刊可以发现,其作者阵容非常庞大,他们用战局评论、战地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故事、小品、译述、漫画、木刻、摄影等诸多表现形式,全面反映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救亡精神及激烈的抗战实况。
这些书刊杂志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既有关于淞沪战争、平型关战役、血战台儿庄、常德会战、滇西之战等详尽的图文并茂的介绍,也有反映抗战领袖风采的图像实录,比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蒋介石、冯玉祥等人的照片;有日军烧杀掠抢造成满目焦土、尸骨成堆、难民流离失所之惨状;有大力宣传中国官兵英勇作战的辉煌战果,也有悼念阵亡将士之悲壮;有借古寓今的岳飞抗金兵、戚继光剿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甲午海战、林则徐禁烟等故事;有各地华侨捐款捐物的报道,更有老华侨奉出养老钱之动人事迹;有欧美反战人士捐助药品食物的真实记录,也有边区军民生产劳动、练兵、学文化等感人景象。
以抗战初期在上海出版的《战时画报》为例,张伟介绍说,这本刊物系《中华图画杂志》的号外,《中华图画杂志》创刊于1930年,是一本以摄影图片为主的综合性图画杂志,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内外时事新闻、各地名胜、电影戏剧等方面。淞沪抗战爆发后,在原《中华图画杂志》仍不定期出版的情况下,另出篇幅精干、照片丰富,集中反映战况的《战时画报》。该刊于1937年9月19日创刊,11月19日终刊,基本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本问世,共出二十期十七本(其中十一、十二期,十六、十七期,十八、十九期为合刊)。以刊载战地新闻图片为主,镜头所及,抗战初期几场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的惨烈之景均忠实记录。每张照片还配以中英文说明,以期向世界揭露日军屠戮中华大地的罪行,此外还有战争概述、战况日志、战地通讯等文字稿,描写抗日将士英勇作战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刊十一、十二期合刊——晋战专辑中,刊出摄影记者沈逸千与八路军将领林彪、彭雪枫、肖克的合影,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头像照,以及游击队黑夜出动的照片,颇为罕见,极其珍贵。
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巨大威胁。自1931年始,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浴血奋战十四年,最终取得伟大胜利,为保护人类文明、捍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抗战期间的抗战期刊,正是留下了日寇残暴恶行,中国军民奋勇抗战救亡的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胡建强说:“上海图书公司展示这些珍贵文献,就是为了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