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未来》[美]帕特里克·塔克尔著 钱峰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版
■赵柒斤
在很多人看来,“预测”跟“玄学”差不离,“空谈、扯淡”的意味颇浓。所以,干“预测”这行,准,就被捧为神;不准,就被骂成虫。然而,美国作家帕特里克·塔克尔却义无反顾地坚持预测“未来”,并成为美国最活跃的未来学家。他的新书《赤裸裸的未来》可以说集中了他对未来的思考乃至困惑。
《赤裸裸的未来》描绘的是人类社会未来生活方式的场景,预测主题自不待言,其大背景是“大数据”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塔克尔对“未来”的解释挺有意思:“未来”这个词诞生于启蒙时代,含有“进步”的意思。在当时的概念中,“现在”——体现为制度、产品、时尚、品味和生活方式——是可以且必须持续改革和提高的。因此,在塔克尔看来,如果以群体和国家的形式与未来进行互动,实际上既是个人也是国家身份的体现。从公众意义上说,“未来”对我们的购买、选举和社会行为具有塑造作用。“未来”就是经过改造的“现在”,它依托技术和创新的力量变得更加安全,提供更多便捷,并且更易于管理。不过,当下全球最热门的“大数据”在塔克尔眼里只不过是“一朵小浪花”,因为,“大数据”已从几年前的“一堆存于服务器中的松散而不具操作性的信息碎片”渐渐转变为“危险的邪恶力量”。他还列举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很大范围内对公民进行监视,及一些大公司利用大数据从客户身上榨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的事实等佐证这一观点。并由此推断“未来的大数据将向每个人开放(包括激进分子)。也就是说,“大数据”已经落伍,将会被更新、更前沿的“物联网时代”所取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又一次被颠覆。
看得出,塔克尔对未来社会的预言,绝非凭空臆测,而是通过大量的访谈和调查,约见各领域的权威人士,提取他们对于现实的观点和对于未来的预期,为读者展开了有关未来社会医疗、教育、军事、购物、娱乐、人际交往各领域的翔实可信的图景。在事实基础上的虚设和旁征博引,更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物联网”的存在。故而,塔克尔“未来众多领域的信息会置于阳光下,每个人都能预测自我和未来”的预言,其合理性和可信度也随之增加。那么,问题来了,“个人隐私”又怎么保护?塔克尔没有给出答案。所以说,这本书也足以启发我们对大数据与道德、物联网与个人隐私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