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掐指一算,收藏罗展凤的书,已有十个年头,却不能轻易展读。因为,读这样的文字,格外需要积蕴:第一,要有一定的音乐涵养,否则会在诸如“对位法”等各种专业术语中迷失;第二,要把她提及的各类影片充分回炉,否则,阅读中脑海和记忆中的音画极易出现不对位。
距离第一版《流动的光影声色》出版已七年有余,流逝的岁月本就如歌,如那些电影原声一样隽永而缠绵。尤其这些年在诸如《阿凡达》《少年派》等优质影片极具想象力、野心和气质的音乐的熏陶和调教下,更对电影原声——这样一种奇特的文艺附属品和衍生品——有了更为笃定和深刻的钟爱和理解。
今日再仔细研读这本升级版《流动的光影声色》,觉得自己比少年时更能读懂罗展凤,更能读懂作品中收录的那些音乐片段的深意。尤其喜欢她通涨阔满的音乐底蕴的映衬下那对敏感又细腻的慧眼——不同的电影原声音乐片段,在她庖丁解牛一般的剖析下,生发出别样的质地。当然,每一段电影音乐,不同的人去听,感受各异,书中的解析和理解,有她的专业感,也有一定的个人风格,读来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时喜欢原声音乐比那些五光十色的画面更甚,不用再回看那些影片,光温习这些音乐本身,就能依稀把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回想起演员们丝丝入扣的表情、动作。因此,判断一段电影音乐是否好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是否具有故事性和画面感,即光听,不看画面,就能从中阅读出创作者的心声和用意。因此,我特别喜欢罗展凤在《明朗旋律里的灰暗人性:<野狼犬>》一文里用到的一个词:煽惑者。用此词来描绘电影音乐的角色和功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试想,若没有这些音乐的辅助和陪伴,任你画面再精致,情节再跌宕起伏,电影的魅力自然会削减很多,顿成无声黑白。电影音乐的煽动力,如中国民间红白喜事仪式上专门陪着别人哭嫁、哭丧的那群职业人,调动各种技巧,或呼天抢地,或撕心裂肺,总之,不把现场欢喜、悲伤的情绪膨胀、升华、点燃到极点,绝不罢手。电影音乐的功用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音乐真是整部电影作品的“最佳配角”。
当然,罗展凤在此书中的数篇影评也是极具煽惑力的。比如,谈及《十诫》《马太受难曲》《流浪艺人》《潜行者》等作品的原声音乐时,罗展凤就上升到了哲学、宗教析分的高度,更以音乐学、艺术学、美学、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跨文本方式,展开了庄重的严肃书写,颇见功力和虔诚之心。这些经典大作,倒不像今日的影片有专门谱写的原声音乐,而是多采用贝多芬、巴赫等已有的经典曲目,可是罗展凤却善于将其与电影文本结合起来加以解读,匠心独运。看得出来,罗展凤具备极强的内省能力,以及孩童般的想象力,文字之间,透露出纯情的情怀和细腻的感情体味,所以才能将这些经典之作的内涵进一步扩充和延长。在罗展凤的妙笔之下,这种有趣的桥接,跨越了时空,引发了人们的无尽思考——先人的音乐作品,是如何与后人的电影作品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成为后者有益的补充?这些先一步出世的音乐是如何与后来诞生的电影作品水乳交融的?——当贝多芬的《欢乐颂》脱离了纯粹的高雅音乐本身,配合电影中的画面、情节、声响以及演员的表演,成为另一种充满符号意蕴的叙事语言,这足以让我们看出艺术门类之间那跨越种属之隔的相通性。
在《咏叹调的故事》《都是贝多芬惹的祸》两篇文章里,罗展凤分别以“咏叹调”、“贝多芬”为主题,展开了专题式的综合性解读,即站在一个大的横切面,去解读在各部影片中出现的咏叹调、贝多芬的“类型音乐”,通览它们如何在各类影片中,既有相通和统一处,又互为映照区隔,整体呈现某种独具特色的风貌。
《流动的光影声色》让我们越发懂得:电影音乐既是“画外音”,更是“画中情”,是影片中可以调用的所有元素的最好伴侣,如肝胆相照的挚友,须臾不离。它们像一个煽惑者,巧舌如簧,要么说出了影片本身未能尽言的弦外之音,要么让影片本身的各种言语表达得更加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