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资产管理行业高速增长态势发生的现实转向,上海的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依然充分彰显了金融市场的基础优势和内生韧性。
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课题组编制的《2023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今天发布,上海在2023年全球资管中心综合排名中保持第六名。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得益于国内金融市场持续的高水平开放,头部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逆势增长,以及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制度创新的推进落地。
结构性挑战,全球资管行业面临更高要求
2023年以来,受美联储大幅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资本的跨境配置减少,国际支付系统的摩擦和融资成本增加,主要资产类别收益率显著下降,从而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挤压了私人部门的信贷供给。这无疑对全球资管行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分散风险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赵欣舸表示,经历过去10年持续的规模扩张,全球资管行业高速增长态势发生了现实转向。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体系不确定性、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让全球资管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此次是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自主研发“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的第三年。研究院集中优势力量并依托业界专家资源,持续跟踪研究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发展的最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推出《2023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
本期指数报告坚持以多维数据为评价依托,客观呈现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趋势特征和最新格局。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资产管理的需求端、供给端和业务端。二级指标则从本地资金池和海外资金流入衡量资管需求,从制度型开放、人才储备和底层资产等方面衡量资管供给,从资管机构、开放式基金、ESG(环境社会治理)业务和另类资产等方面衡量资管业务。三级指标则是定期更新的56个定量指标。
报告显示,与2022年相比,受资本流动以及ESG领域投资的景气程度影响,欧元区资产管理中心评分和排名普遍上升,亚洲地区则有所下跌。其中,纽约仍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巴黎一跃进入前三强,并以微弱优势超越伦敦。
受益于金融开放,上海充分彰显内生韧性
从上海的排名来看,去年与芝加哥并列第六,而今年依然“坚守”在这一位置。如果仔细观察细分领域的指标,上海在资金来源、底层资产、增长率上占据一定优势。
赵欣舸分析说,一方面,国内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展丰富了底层资产供给。今年上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达到62家,是样本内IPO数量最多的交易所。而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创新也在不断加速,30年期国债期货、氧化铝期货、合成橡胶期货与期权以及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等新品种持续“上新”。
另一方面,上海的头部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领涨全球。截至今年6月,以上海为总部的前五大资管机构规模显著增长,同比增速达23%,位居全球前列。截至目前,国内五大行参与设立的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全部落户上海,分别为汇华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在绿色债券和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领域发挥出的规模优势,也让上海在ESG业务和另类资产上呈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的必由之路。根据报告做出的展望,在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上海将持续吸引领先的外资资管机构,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带来先进的投资文化、市场机制、多元产品及风控理念,完善资管行业生态,提升中资资管机构水平,成为均衡型资产管理中心。
据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透露,通过前期大量一线调研,陆家嘴管理局全面排摸和梳理了企业的立法需求和发展诉求,“近期,我们与上海市人大及专家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全面吸纳各方意见后,进一步精炼形成20条实质性内容,后续将在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加快推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浦东立法’。”
作者:唐玮婕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