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面对降雨更有“韧性”?除了完善的排水管网,蓄水削峰也是一种方式。根据市、区雨水规划要求,浦东新区采用新建初雨调蓄池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海市和浦东新区雨水规划要求,至2035年,要基本形成标准适宜、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环境良好、管理有效的现代化城镇雨水排水格局,排水系统基本达到3至5年一遇能力,50至100年一遇内涝可控,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达到80%。
为达到规划目标,浦东新区针对已建排水系统,在不具备大规模改造市政雨水系统的前提下,采用新建调蓄池的方式,达到提标和控污的效果。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下达雨水调蓄设施建设任务的通知》(沪水务〔2021〕533号),“十四五”期间,新区初雨调蓄设施建设目标为118座,总规模约97.9万立方米。其中,新区生态环境局为建设主体的76座,规模约63.1万立方米。
2022年,市水务局和市河长办下达考核任务为全市开工建设48座初雨调蓄池,新区要完成8座,其中新区生态环境局作为建设主体的3座,分别为花木一号初雨调蓄池、康桥路雨水泵站和洋泾雨水泵站。目前,三个项目均已开工。
据新区生态环境局介绍,花木一号初期雨水调蓄池建设工程为新区 “十四五”期间第一座开工建设的初期雨水调蓄池,主要功能为解决花木地区雨水污染问题,服务范围北起张家浜、东至白杨路,南至龙阳路、西至杨高南路,总服务面积约3.63平方公里,调蓄规模为13100立方米。
据悉,花木一号初雨调蓄池采用末端集中调蓄的方法对该地区初雨进行收集,合理利用花木一号泵站及南侧世纪公园绿地,将该地区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泵站进水闸门井截流至新建调蓄池。待雨停后,调蓄储存的初期雨水将再提升至下游市政污水泵站,最后经污水二期管网至白龙港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花木一号初雨调蓄池建设项目于2021年10月14日立项,2022年8月13日开工,至2022年年底完成调蓄池主体围护结构,今年2月启动基坑开挖施工,截至目前大底板已完全封底,正在进行第四层框架施工,计划年底完成竣工通水的目标。
施工过程中也遭遇不少困难。例如,施工场地局促,施工机械众多,多工种需交叉施工。为此,施工方经过合理安排布置克服难题,使得围护结构顺利完成。此外,施工方还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基坑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及上报,根据已有现场监测点位在模型上进行一一对应,各项监测数据均在模型上体现,并每日汇总形成变化曲线的形式为参建各方提供数据支撑。此外,BIM技术也应用于围护结构、内部结构、设备安装的建模,模型中与现场施工一一对应,形成可视化模型,更有利于施工顺利进行。
据悉,新区今年需完成不少于23座初雨调蓄池的开工建设任务。目前,新区已初步拟定新开工19个(23座)初雨调蓄池项目,已全部完成工可报送,花木二号等14个项目(对应18座)已取得工可批复,其中金桥区域项目已取得初设、概算批复和工程规划许可证。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唐玮婕
转载:浦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