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继
上半年,上海外贸表现可圈可点。
记者昨天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较全国平均增速高9.3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8463.2亿元,增长15.2%;进口1.25万亿元,增长9.1%。
其中保税物流增势强劲,进出口达5349.7亿元,增长28.5%,增速高于整体17.1个百分点,占总体规模的25.6%;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增长16.2%,份额则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0.6%。同期上海市对东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样稳中有进;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动能充沛,出口分别增长171.8%、189.7%、62.6%;消费品进口表现较好,乘用车、医疗保健品、乳品、食用水产品、食用油等民生类商品进口均有两位数增长。
数据背后指向上海海关为助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创新深化的种种举措。上海海关以推动落实新一轮海关总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为契机,加紧对标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力支持东方枢纽国际特定管理区建设,为上海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用好“试验田”:全国首创“一司两地”
今年前4个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863.3亿元,同比增长51.1%。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在这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现有浦东、大场2个承担不同职能的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围网内外,对海关监管提出了个性化需求。上海海关发挥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的特殊优势,在全国首创“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实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外两个基地生产加工与物流仓储的一体化运营和自由流转,满足企业两个基地一体化监管和运作的需求。
与此同时,上海海关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1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设计,提出改革措施建议60余项。推动洋山特殊综保区一期、二期高水平运行,推进三期扩区工作,推动南港口岸纳入径予放行政策适用范围,推出支持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8项措施,配合地方研究争取主分区制度及加工增值百分比税收政策。
助力长三角:“联动接卸”大幅压缩物流成本
一艘来自安徽芜湖港的内贸船搭载807辆奇瑞汽车,顺长江而下,运抵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后,被装上外贸出口船发往海外市场。内贸船到外贸船“水水联运”无缝隙作业,实现了长江沿线港口与上海港联通一体,助力国产汽车出口降本增效再提速。
水水联运、离港确认、联动接卸等模式大幅提高了长江“黄金水道”物流效率。譬如,联动接卸将其他长江支线港口作为洋山港的接卸地,实现水水直联、多港互动、内河承接、洋山装卸;充分彰显水路运输优势,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每标箱可节约物流成本100至400元,物流时间缩短1至2天。目前,联动接卸已覆盖安吉港、合肥港等长江流域12个港口,离港确认模式实现长江流域全覆盖。
支持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上海海关建立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白名单”五关互认机制,为长三角1.4万家“白名单”企业提供全程通关指导和服务;深化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优化跨关区保税船供燃油加注业务,开通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助力长三角重点产业、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等。
护航进博会: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监管系统
每年金秋时节的上海,万商云集。
连续成功举办5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达3400多亿美元,展示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既促进了国内消费升级,又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用精细服务保驾护航——上海海关累计为5届进博会出台79项海关支持措施,开展食品、农产品特许审批等便利化措施研究,构建“进博慧展”全链条数字化监管系统,探索以展会为单元的全流程、全覆盖智慧监管。
既是展品,又是商品,进博会正成为进口新品落地“加速器”。上海海关推动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运行,累计展示展销商品1.6万件。
距离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不到5公里的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是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在上海海关支持下,这里累计汇集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7万多款展品变商品,逐步发展成为广大消费者“家门口的进博会”,2022年平台交易额近120亿元。
作者:苏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