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陈永法,退休后链接起一个新的朋友圈。
得益于“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从宝山迁居闵行、远离子女的他,既解决了最头疼的单人餐,也找到了一群老伙伴,重新感受到“被需要”。每一天的精彩,正如他的微信昵称——“哈哈一笑”。
昨天(31日),闵行区民政局召开推进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工作现场会,老陈日日报到的新虹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是现场参观点位。从入口书架的垂钓宝典,到食堂窗口一览无遗的每日菜单,浓郁的生活气息透过种种细节喷涌而出。
老陈的退休生活,还将在更细密的生活网络中进一步复刻。活动中宣布,航云路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成开放。这是全市首批按照《上海市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设置指引》建设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以此为起点,家门口的为老服务将迎来一次提档升级。“在单一助餐等功能外,叠加更多功能,成为微缩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会上,闵行区民政局局长姚媚对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作工作部署,并发布了向社会征集的“闵行为老服务”LOGO标识。今后,该标识将广泛应用于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场所等养老服务设施及相关服务上,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辨识度,令更多老人一抬眼就能清晰识别。
挖潜:老年活动室焕新
根据《指引》的定位,大家期待,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站以其服务便捷度,提升老人下楼频次、养老活力。
对于服务距离的精细要求,考验着社区挖潜空间的能力。在沪上不少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几乎都已用足用充分,如何才能“挖”出符合老人期待的空间。
航云路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的案例值得剖析。这里本是航华一村五居委会的安扎地,兼具老年活动室的功能。空间有限、功能单一,老人能在此开展的活动很是受限。
此次提档升级,社区听取老人们的建议,注入了更多“微”功能,包括微助餐、微日托、微展厅、微健康、微阅读、微社交、微睦邻、微顾问等8大服务项目。这样一来,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不出小区也能便捷享有各类为老服务。
在闵行区民政局负责人看来,家门口站点的服务升级,依托的是背后丰沛的为老服务资源网络。“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去几年,上海着眼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如今街镇级为老服务枢纽建设完毕,接下来就是织密家门口的服务站。”目前,闵行区正逐步形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的两级养老服务供给网络,以满足更多老人就近就便享受为老服务的需求。
功能:给予精神层面的反馈支持
相较于微助餐、微健康等物质层面的服务,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同样强调精神层面的反馈和支持。
作为日托班里最年轻的成员,陈永法总能不时捕捉到“同学”们的落寞。21位入托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这个年龄段总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生变动,是最需要情感关怀的阶段。”他谈及几位老人另一半去世的经历,眼神中涌动着动容。
不想打搅子女、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相近的年纪,让陈永法更能体察高龄老人们的不易。日复一日的相处,也使他总能不经意“套”出老人对子女难以诉出的心里话。
“这就是微社交的意义所在, 让更多老人走出封闭的世界,重新建起链接、拥有牵挂。”相关负责人透露,最受老人欢迎的活动之一是义卖。老人用双手精心制出手作产品,并通过市场实现它的公益价值,这令不少老人体会到了一种“价值感”。
陈永法也谈及手工课上的一处细节,社工反复同老人们强调,“作品的美丑不重要,关键是承载的这份心意”。社工的宽慰,逐步打消了老人们怕做不好的挫败心理,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提速:各街镇至少建成1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互助式养老,”老人们说,家门口的服务载体,既是物理空间,更是情感依托。
着力做实家门口养老服务,闵行区还在持续探索。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
为此,闵行区同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建成86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95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9家助餐服务场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累计14.3万平方米,达到常住人口每千人54平方米。
今年,各街镇至少建成1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通过精心配置资源,精准设置服务项目,提供“微日托”“微助餐”等多项“微服务”,和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形成两级服务供给,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织密社区嵌入式设施网络,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可达、便捷可及,让幸福更近,方便老年人家门口安享晚年。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