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激烈的先导产业竞争中,如何抓住“牛鼻子”抢占创新高地?昨天,部分当选的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代表们聚焦两个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
加速“从0到10”的成果转化链路,结合调研与会代表建议大力发展这样一类创新联合体——企业内设科研机构。在前端,其接驳高校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在后端,能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这样一来,企业按需研发,将科研资金用在刀刃上。
对于人才引育,代表们认为,不仅要关注“深度”,也要聚焦“宽度”。一方面,基础研究领域需加码投入,吸引集聚高精尖人才,合力攻坚裉节难题,填补产业链空白;另一方面,避免扎堆热门赛道,在基础底层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夯实未来产业发展之基。
让企业向科研机构精准“派单”
“高科技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如何,对研究人员助力研发是否有所期待?”座谈会上,来自高校的代表提出疑问。目前企业主要关注工艺研发方面,对基础研究有投入但占比不大。其中关键在于,基础研究是兴趣导向,科学家根据研究领域和兴趣选择方向。而应用研究则以市场需求为主。加快科研成果“从1到10”的转化效率,就要提升高校、市场的供需匹配精准度。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代表举例,该校土木工程学科以科技服务充分对接市场需求,“比如,大桥建造后能否抗震、抗风等问题,学校能提供充分的验证结论。”但即便如此“实用”的学科也有担心“巷子深”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研发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可能面临一定时间内市场无人问津的窘境。”
他认为,最好的成果转化方式是在企业里面成立研究机构。比如,企业需要哪些技术,经收集精准“派单”给高校科研人员;或者将高校科技成果对接给企业,让企业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机构的意义在于引导企业准确‘买断’科研成果,储备人才。”顾祥林提出,市场主体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承担风险的心态。
对资本而言,敢投的底气部分源于对科研项目的准确认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黄勇平代表对投资“靶向”提出建议,“基础研究有其自身规律,一方面是假设驱动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是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国家可以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平衡两者之间的资助比例”。他认为,“应研究现有资助体系,系统研究现已存在的各种资助方式,分析这些资助渠道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优化资助体系。”
梯度人才队伍呼唤灵活政策供给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研成果转化离不开高质量人才。这样的人才队伍呈现梯度式分布,既要有攻坚基础领域的科学家,也要有精耕工艺研发的技术骨干,还需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蓬勃动力,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呼唤更为灵活的政策供给。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素心代表坦言,70后技术人员,如果放在其他行业看算不上年轻,但放在集成电路产业,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通过数年积累,他们经历了各业务条线的磨练,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是一家企业的“中坚力量”。不只是集成电路产业,对不少制造业企业来说,人才培养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成长期。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摸爬滚打10年以上,才能成为可堪大任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张素心举例说,在部分投资数百亿元的产线上,需至少200名骨干技术人员来支撑运转。他建议,针对这些技术骨干,人才引进政策不能“一刀切”,应针对先导产业的特点制定更灵活的人才政策,不让单一的人才考评机制成为企业招募高精尖人才的“拦路虎”,也让更多“千里马”能竞相奔腾。
对于有潜力的年轻人,则应注重政策引导,吸引他们投身基础研究领域。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龚新高代表认为,人才培育不仅要关注应用端,也应聚焦研究端。他列举了一串数据: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约6%,相较部分海外国家差距不小。“基础研究的意义在于有一套完整的学术训练。”在龚新高看来,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发现重大问题,也能用来解决制造应用领域存在的“卡脖子”难题。
作者:王嘉旖 苏展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