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水亮40岁了,从浙江江山老家来上海快25年,跑了20多年快递,“没在怕的”。
这一阵子,他所在的快递驿站减员到4人,每天跑60多公里、送近200单,常常跑到凌晨。吃力他不怕,但他也隐隐感到不安。
好在这时,周围的“小变化”让他定了心:他给“小电驴”充电常去的打浦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小哥驿站,已悄悄备上防疫物资、应急药品;快递站附近的蒙西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与他相熟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尹晓芸也主动招呼:“如果你们需要啥退热药,别不好意思!微信跟我说,我帮你们想办法去筹。”
打浦桥街道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建在“家门口”的优势,启动“平急转换”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服务群众“零距离”,也全力为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
小哥驿站备上应急药品、防疫物资
缪水亮所在的快递站,距离蒙西居民区几步路。离打浦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小哥驿站也不远,500多米,“骑个电动车眼一眨就到了”,因此偶有闲余时间,他会去充个电、歇歇脚。
缪水亮话不多,但他与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区工作人员相处都不拘谨。这是上半年疫情防控紧要关头结下的“缘分”。那时他与伙伴挺身而出,为蒙西小区近3000人的基础生活物资保供。“这一仗”过后,他们便熟悉了起来。
前两天,他无意中提了一嘴:最近防疫物资紧张,我们送的多是药品和防疫物资。了解当下面临的实际困难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党建、工会等多支力量为辖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准备了防疫包等急需物资,居委会的党群服务站也常备有解热镇痛药物,接下来药品略宽裕后还将有一波补给。
放眼整个打浦桥街道,有日月光、凯德晶萃广场、中海环宇荟等数个商圈,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送餐员较为集中。
“这些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不规律,我们在前期实地走访,已经摸清了底数——街道分布有11家站点,共计有300多人。”打浦桥街道社区党群中心负责人周俊心里有一本账,小哥们话不多,需求其实也简单:充电、热饭,是头等大事。当下新增了要紧的需求:个人防护,以及万一生病了有药品储备。
不仅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16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站、5个楼宇党群服务站都依托名为“浦汇·‘新’勤驿站”的小哥歇脚站,在提供取暖、热饭饮水、快速充电之余,加上了应急医药等暖心服务。
“我们想要拓展新就业群体的党建覆盖面,就要先从服务入手,根据需求提供服务,拉近和快递、外卖小哥这些新就业群体的距离,再进一步推动他们参与网格党建,引导更多‘新’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浦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小尚说。
“快递小哥同样需要关心关爱”
在缪水亮身边,有快递小哥仗着身体好,生病了不知如何修养,尹晓芸知道后通过电话微信悉心叮嘱,提醒“养病小贴士”;小哥因症状缓解了但抗原仍是“两条杠”而心急,询问“阳康”后如何返岗复工,居委会干部们也对照上海发布口径耐心解答。
这是打浦桥街道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成立的“疫起帮侬忙”心理咨询工作团队,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区和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书记工作室”书记、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为咨询者解答困惑。尹晓芸也是其中一员。
为了顺利平稳度过感染高峰,街道还排摸出辖区退休的医务人员以及在其他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成一支由瑞金医院、香山医院等医院退休医护人员组成的社区医护力量,“保健康、防重症”。
“我们居民需要,快递小哥同样需要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关心关爱服务,舒缓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筑牢心理防线。”尹晓芸面向居民们开展健康管理科普宣传的同时,也不忘居民区附近的快递小哥们,引导他们理解配合防控工作,积极宣传防护指南和就医指引。
“在上海漂了20多年,我有了些归属感。我工作在蒙自西路,住也住蒙西小区,有人关心我们,有啥求医问药的需求也能在家门口解决。”缪水亮说。
作者:王宛艺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