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喂,您好,我是xx社区的家庭医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
电话那头传来家庭医生陆志敏略显沙哑的声音,但语气中的温暖不减。近期,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调整,居民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上涨。急居民所急、解居民所忧,友谊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们积极响应号召,全力以赴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帮助。
社区通上,每位居民都能找到“自家”医生的电话号码。如有特殊情况可“一键求援”。另一端,友谊社卫家医团队医生的手机和座机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截至目前,共收到900个居民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有时还没来得及打完上一个,下一个电话又在呼叫中。”
陆志敏说,相较于身体上的不适,更难驱散的还是部分居民心理上的焦虑。“有些居民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害怕服药有风险,因此很焦虑。”虽然每通电话的时间有限,但陆志敏依旧尽可能简洁清晰地阐明要点。“不仅要做到‘有问必答’,面对一时半刻不能完全说清自己病症的老人等特殊人群,还要细心挖出更多潜在的风险。”
家住友谊路街道住友宝莲花园居民区的裘爷爷是位独居老人,已经93岁高龄。由于子女远在海外无法及时提供帮助,老人面对病情不知所措十分害怕。在找到家庭医生的电话后,他向陆医生发来求助。
得知老人自测抗原阳性后,陆志敏首先询问老人家中是否有对症的药物。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及时为老人做好心理安抚工作。“您不要着急啊,这个症状还是比较普遍的,相对可控,但您也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血氧,一旦有什么变化,马上通知我呀!”
安抚好老人、等对方情绪趋于稳定后,陆志敏又详细解答了老人该如何用药、药物的禁忌以及后续家庭护理事项。解答时,她特意放慢了语速,好让电话那头的老人方便提笔记录。“对于特殊人群,要多些关怀、耐心,我就把电话那头的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对待,帮助他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陆志敏说。
此外,友谊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开展了家庭医生关爱随访工作,截至12月23日累计关爱随访红色重点人群1182人次,通过随访工作,更深刻地了解辖区老人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识。
作者:王嘉旖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