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教育队将思政课开到青稞地里,孩子们归来后畅谈感受。 | 均资料照片
多年来,上海援藏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
以过去三年为例,上海援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成功“创三甲”基础上着力向“强三甲”迈进:实现254种“大病”不出市,154项新技术填补自治区空白;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已全部进入实战运行,为打造西藏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为提升县域医疗水平,上海择优选派一批干部人才赴亚东、拉孜等地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县域试点,让帮扶“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
而教育方面,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以师资培训中心为平台,强化学科教学研究、本地教师培训、均衡地区发展。现已开发88本校本资源,开设52门社团活动课程;“七彩”思政(德育)品牌创立后,影响日益扩大。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时任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孟文海表示,在“组团式”帮扶过程中,上海援藏坚持择优选派、建强团队;坚持内涵建设、整体提升;坚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帮扶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雪域高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经过“组团式”帮扶,优质医疗资源线上共享、下沉乡村;受援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前进,日喀则市和受援五县(江孜、亚东、拉孜、萨迦、定日)的医疗条件和教育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多农牧民体会到上海人民的“申”情厚谊。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组长,上海市政府驻西藏办事处主任,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彭一浩表示,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体现援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三年,上海援藏将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会议要求,沿着第九批援藏干部开辟的实践道路继续探索,在医疗援助方面大力推进日喀则人民医院创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利用上海优势加强医疗人员培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多向基层一线下沉,在教育援助方面狠抓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等关键环节,以“1+5+X”方式成立优质教育联盟、协同提升教学水平,充分展现上海医疗、上海教育对于日喀则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更优秀的干部人才队伍,用风雨兼程、奋发有为的创新实践描绘出“白玉兰香”映衬“格桑花美”的动人画卷。
“组团式”医疗
五大中心+智慧赋能,打造健康新高地
在做强三甲医院能力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日喀则市医院的竞争力,让群众有信心在本地解决健康问题?上海援藏医疗队的做法是,加强特色学科、亚学科建设。在上海10家知名医院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以院包科”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将“以院包科”科室增加为13个,建强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科、骨科、中医科等重点病、多发病关键科室,加大泌尿外科、血液科、儿科等10个科室扶持力度,推动“以院包科”向呼吸、胸外、麻醉等领域拓展延伸。
不同以往的两大亮点,一是成功创建五大多学科诊疗中心,并通过权威机构认证;二是“智慧赋能”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大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诊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多学科诊疗中心。截至今年5月,胸痛中心共计开展门诊8823次,住院查房诊治2000余人次,会诊1800次,疑难死亡病例讨论800余次;卒中中心先后开展动脉瘤开颅夹闭术15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9台,全脑血管造影200余台;急诊创伤中心接诊患者达15722人;危重孕产妇中心成功救治患者251人;危重新生儿中心年平均收治新生儿1000多人次、危重新生儿500余人次。
▲上海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单怡俊紧急救治患病儿童。
在地广人稀的日喀则,为有效实现“患者只跑一次”,援藏医疗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手机扫码支付、自助打印报告、掌上医院预约等。
援藏医疗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医学人工智能网格化信息协作(MAGIC)”,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为枢纽,部署远程“云心电”诊断平台。对口五县的患者在县人民医院所做的心电图,如有高危表现,全天24小时都可在10分钟内获得上海三甲医院的远程确诊,并联动市院胸痛中心开放绿色通道,大幅缩短远距离的诊治延时,提升胸痛患者的生存率。
智慧型医院建设,消弭了日喀则下属17个县乡到市区的蜿蜒山路、沪藏之间的万里关山,使得当地居民在家也能享受到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
“组团式”教育
落实“5+1”,融合共建,擦亮品牌
“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市、留下一支队伍。”过去3年,上海援藏教育工作队创新帮扶方式、丰富援藏内涵,尽己所能真情融入,充分发挥人才管理、学科专长和团队优势,全方位帮扶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率先实现管理、服务、教学、学习、评价“五个合格”,整体带动西藏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坚定“理念引领、融合共建、擦亮品牌”的思路,落实“5+1”支援举措。“5”即以党建引领促和谐发展、以课程改革促全面育人、以名师引领促高地建设、以沪藏共建促辐射引领、以科研引领促学科教研;“1”就是一个特色,即创“七彩”德育体系、铸雏鹰“精彩”人生。
“七彩”德育体系是“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一大品牌。一方面,探索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经济开发区、“红色”场馆……让学生通过研学活动体验祖国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整合上海后方力量,打造“中草药科普馆”,以中医药为抓手,在校内形成集思政、科普、学生活动等于一体的体验基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上海援藏初中数学组线下开展集体教学研讨。
在上海援藏教师团队看来,“组团式”就是要让大家共同创建的模式、机制、制度在本地自行运转,因此,创新性设立了“一岗双任”,一个岗位既有援藏教师、又有本地教师,由援藏教师“传帮带”本地教师,全面系统地将上海经验传递过来,不断内化为自生动力。
三年来,学校共评选出校级骨干教师45人、青年新秀17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7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同时有15人晋升二级职称、13人晋升一级职称、12人晋升高级职称、1人晋升正高职称,形成了校、市、区三级骨干教师梯队。
对教育而言,“组团式”援藏有着握指成拳的合力,可如何辐射影响更多本地学校,进一步发挥教育援藏效益?
“以‘一对多’的模式,我们通过上海—珠峰教育质量攻坚联盟、上海—珠峰教师培训示范基地等,辐射带动日喀则市非受援学校,共享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资源。”上海援藏教师团队介绍,目前,学校已经结对帮扶日喀则市5所学校。
援藏教师还深入结对学校送教下乡。三年来,“送研下乡”受益师生4200多人次。通过云教研,沪藏两地30所学校以网络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邀请上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受益师生达2200人次。
学校教科室主任卓玛潘多说:“这三年,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上了一个新台阶,教研内容拓展、形式丰富,本地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组团式”新探索
提升县域民生水平,留下“永不走”的队伍
医疗卫生、教育援助,是上海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上海援藏践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不断深化“组团式”帮扶机制,作出了一批有益的探索。
比如,“组团式”医疗援藏在亚东和拉孜等地启动了县域试点,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成效突出,这集中体现在县域医疗机构学科及人才建设、区域医疗联合、五大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及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
拉孜县“组团式”支援,专业数量更多、针对性更强,8名专业人员基本涵盖县医院急需的各科室,并开展了近20项新技术新项目,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本次“组团式”固定为1+2+5的模式(即1名院长,1名医政科,1名护理部,5名临床专技人员),因此,在医院管理、流程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改变,引入上海先进经验,让医院运转更加高效规范。
“我重新站起来了,感谢上海医生!”患有骨性关节炎长达17年的亚东姑娘南木措,激动地扔掉了拐杖。
在上海援藏医生团队看来,“组团式”帮扶,可以广泛借力后方资源。比如,建立“普陀—亚东”远程互联网会诊平台,实现“云门诊”;“多学科远程会诊”目前已覆盖13个科室。又如,发挥专业特长,建设“三大中心”(微创、内镜、影像),加强 “五大专科”建设,即风湿免疫科(西藏自治区县级医疗机构第一家)、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康复理疗科等。
▲沪藏医生携手完成手术。
站在新起点,对口支援不仅仅要组建一个个学科,而且要变输血为造血,实实在在地把技术和理念留在当地,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眼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正向学习型、智慧型、研究型、创新型四型医院稳步迈进。2021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全院年终评比中,才本杰获得最佳医生第一名。才本杰说:“多亏了上海‘师傅’,否则,我们胸外科不可能有那么多第一次。”
“师带徒”,打造了“永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三年来,援藏医疗队共结对帮带本地医务人员262名,选送46人赴上海学习进修。医院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从2019年的16人(无正高)增长到2021年的39名(正高5名),并出台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青年英才培养暂行办法》,为可持续发展奠基。
以执业资质、专业技术职称层次、工作难度、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等为主要依据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改革,也激发了当地医护人员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如今的考核,聚焦三甲医院内涵建设主线,提升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将绩效分配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至科室层面,赋予临床科室主任绩效分配总额3%-5%的科室奖励基金和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不超过20%的上下浮动决定权,给予科主任和科室核心领导小组更多的管理主动性。
教育的“造血”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在原有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新成立了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配有1名援藏指导老师,以援藏教师为纽带,将上海名师专家、本校主持人、区县骨干教师组建成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进藏送教、到上海培训、送研下乡、区域集中教研以及云教研等方式引领辐射和共同提高。
一批又一批,三年又三年,情更深,意更浓,“组团式”帮扶正如一根永远带不走的纽带,相隔万里心意相连的动人故事将在雪域高原不断续写。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