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承载着跨越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也是链接着人与人交往的纽带。上海有180家老字号,不乏经典饮食品牌,舌尖的上海味也推动着众多国际友人扎根于此。记者跟踪报道了8名生活在上海的国际友人,以美食串联起他们对上海的真挚感情。
非洲小伙“种草”庄行羊肉
一份肥瘦分明的“热气羊肉”,在上海人眼里是伏天的味道,也能勾起老外的家乡记忆。
肯尼亚人诺亚,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来上海六年、在奉贤区安家,可却从来都没有尝过奉贤庄行镇的特色——羊肉。
赶在高温天的“尾巴”上,诺亚驱车来到庄行镇潘垫村726号的李记民宿,“李记羊肉”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
在诺亚的家乡肯尼亚,同样有吃羊肉的习惯,其中烤羊肉和炒羊肉最为出名。“尤其是在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炒羊肉给我们吃。”
按照店员推荐,诺亚点了这家羊肉馆的招牌。当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上来时,小伙子惊呆了,特地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夹起一大块羊肉,蘸上点酱肉,咬上一大口,诺亚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羊肉烧酒食俗”代表性传承人李金龙的指导下,献上羊肉“初体验”。“肉质非常新鲜,质感分明,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一大口还不得劲,诺亚又夹上几筷子,细细品尝这一“神奇”又独特的味道。
大口吃羊肉,大口喝烧酒,这已成为吃羊肉的“标配”。还可以干上一碗热热的羊杂汤,身上冒着大汗,整个人都爽了。
除了这些,诺亚还品尝了羊腰、羊腿等美食,但最令他开心的还是羊肉串。诺亚觉得,这个口感和自己家乡的羊肉串风格很相似。“吃着羊肉串,我想到了妈妈,想到了曾经围在一起吃羊肉的亲朋好友。”
吃得是老字号,忆起了家乡的味道。在上海这个“第二故乡”,诺亚从饮食中品到幸福。
椰子国阿姐集齐“四大金刚“
“大饼夹油条,怎么做到的?”
菲律宾姑娘马悦,左手拿着大饼,右手举着一截油条,尝试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上海早餐吃法。
上海的早餐选择丰富多彩,在这里生活了17年,马悦特别喜欢油条豆浆的组合。
这天早晨,马悦路过中华老字号大富贵酒楼。外带窗口的客人排队严格遵守2米线,井然有序。里面的食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是一碗馄饨,或是一客生煎,再配上豆浆,大快朵颐,不亦乐乎。
马悦也想在这里吃早饭,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热情的服务员“安利”她试试上海早餐中的“四大金刚”。坐定后,豆浆最先送来,马悦熟练地扎进吸管,冰爽甜蜜的口感顿时解了暑气。随即,主食也上桌了。油条,内里的蓬松质地最是迷人;大饼,酥得掉渣;粢饭糕,马悦第一次吃到加了海苔碎的版本。
大富贵产品总监周瑞兴在大富贵后厨掌勺四十年,有时他也会走出后厨,到大堂询问食客用餐感受,也就见过很多外国人来体验传统早餐。看见马悦在吃“四大金刚”,便向马悦推荐一种老上海人吃早饭的搭配——大饼夹油条。
“一口能同时吃到软和的与酥脆的,再喝口豆浆!”周师傅一边比划一边指导,还提醒马悦可以蘸点soy sauce(酱油)。
“这些食物吃下去,非常顶饱满足,让人元气满满地迎接新一天”,马悦又抿了一口豆浆,“而豆浆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这个搭配真是太棒了!”
上海人的早餐,物美价廉,却能让人充满能量。这让马悦想起故乡菲律宾的饮食习惯,“我们也是早饭中饭晚饭都吃米饭”。稻米富足的地方,饮食习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更牵起千万里之间的故土温情。
瑞士父女“饕餮”蟹黄小笼
对于大多数在沪外籍人士来说,小笼包一定是一道“必点菜品”。来上海14年的瑞士人、新创烹饪艺术服务中心总经理Sacha Stocklin就是如此,但最近他却发现自己一直一来“吃错了”。
按照Sacha的吃法,用筷子夹起小笼包、正反两满蘸酱油,一口吞下。最近他来到了南翔馒头店,不仅要试一试当季新品,更是“取经”正确吃法。
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端上来,Sacha和女儿等不及,直接加入碗中。桌上摆放着传统鲜肉小笼、蟹黄鲜肉小笼。据南翔馒头店点心部领班季慧介绍,6、7月的大闸蟹“正当季”,味道十分鲜美,用作馅更显馋人。“吃蟹粉小笼包要搭配姜丝,再蘸上一点醋汁,蟹肉很寒,中和下来才更健康。”
瑞士父女俩还品尝了鸡枞菌鲜贝时蔬小笼包。三笼小笼包,全被吃光,两人对舌尖上的美味赞不绝口。Sacha说,自己更喜欢传统鲜肉小笼,因为肉感跟自己家乡的意大利方形饺很相似,这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味道。而女儿Melody则钟爱鸡枞菌鲜贝时蔬小笼包,其味道也与外公外婆的手艺很像。
虽然Sacha的中文不太流利,但他早已融入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之中。他喜欢这里的节奏感,钟情各式各样的美食。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如他一样,将上海视作“第二故乡”,在这里真听真看真感受。
“海漂牛仔“挑战上海糟卤
来上海17年的Steven Weathers最近听朋友介绍了一款特别的“美食”。就在南京东路,离他日常活动范围并不远,可却从来都没有尝试过。
其实,就连很多上海市民也不敢尝试——需要拌着饭才能吃的糟卤。
尤其是在热天,糟卤能让人立刻“凉”下来。比如,糟黄泥螺,放在玻璃罐里还有些“恐怖”。走过路过不会错过,Steven夹起一颗黄泥螺直接放入嘴中。细细咀嚼,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冲味,感觉有酒。”
不仅如此,Steven还尝试了糟带鱼、糟卤猪手。对于大多数外籍人士来说,这些料理有些“奇特”了。但糟卤猪手显然获得了Steven的青睐,原来是甜酸相间的味道,让他想起了美国的烧烤,忍不住多吃两口。
百年老字号邵万生凭借丰富多彩的糟卤食品遐迩闻名。以黄泥螺为例,这是一款软壳产品,分拣过程必须由手动作业,相关生产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消毒。除此之外,邵万生还有糟卤素鸡、糟卤猪舌、糟卤猪肚等等产品。
作为知名主持人、演员、导演、B站up主的Steven,是2012年上海白玉兰奖得主。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还能用上海话融入大街小巷,他尝尝笑言自己“是新上海人”。
荷兰甜叔“打擂”广式月饼
在荷兰,形容一种食物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吃,是Verrukelijk。能让荷兰人Eric Jan van Haastrecht连用无数个“非常“,是上海老字号杏花楼月饼。
每年八月,杏花楼开启忙碌季。月饼新鲜上架,市民争先购买。就靠卖月饼,杏花楼一年有6亿多的营收。复古的包装铁盒,也让人爱不释手。
作为一名妥妥的甜食爱好者,Eric是第一次品尝这一上海人每年中秋心心念念的美味。老字号杏花楼保留着传统口味,其中五仁月饼、莲蓉月饼、玫瑰豆沙月饼与奶油椰蓉月饼是最为经典的四款。
当杏花楼广式月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徐惠耀把“四大金刚”拿上桌时,Eric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每一款都看上去很对味。徐惠耀邀请Eric先品尝五仁,这是一款有人喜欢有人却爱不起来的月饼,一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热度最高的话题。一口咬下去,Eric并没有觉得些许奇怪,反而连连称赞,他觉得这跟家乡的一款硬糖非常相似。嚼着由瓜子仁、核桃仁、杏仁等组成的月饼,一时间让他有些想家了。
Eric接连将四款月饼送入口中,心里已有了“排序”。他最喜欢奶油椰蓉月饼,不甜腻却有淡淡椰香。五仁月饼排名第二,之后分别是玫瑰豆沙、莲蓉月饼。
边品着月饼,Eric边和徐大师聊起了“做月饼的那些事”。做了快20年的月饼,徐惠耀对那些包月饼的“嘣梆”声意犹未尽。Eric带来了自家餐厅做的巴西味月饼,打算与传统的广式月饼“切磋打擂”。
无论是什么月饼,其背后的含义都是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品广式月饼,忆故乡亲朋,Eric特地拍了张月饼照片,发送在了荷兰家人群中,期待着团聚。
阳光父女“独宠”东方汤团
人间至味是团圆。无论何时吃到汤团,背后都蕴藏着对家人的浓浓情意。来上海15年的Raffe Wolf就是如此,洛杉矶的蓝天白云仿佛就在眼前。
带上8岁半的女儿Bella,父女俩走入了宁波汤团店。宁波汤团店以手工包制的传统汤团闻名,集香、甜、鲜、滑、糯于一身,每逢佳节供不应求。
吃上一碗传统宁波汤团,芝麻香扑鼻而来,还没等热气消散,Raffe便一口吞下,感受唇齿间的留香。再来一碗蟹粉鲜肉汤团,橘色的蟹黄馅让父女俩颇为惊讶:原来汤团也能是咸口的。
每年这家老字号都会推陈出新,今年夏季新品正是冰砖小圆子。父女俩迫不及待地点起了这一“限定美味”,覆盖在圆子上的冰砖是上海人童年里的记忆,冷热交错间感受汤团的魅力。
“我们一开始真的没有太期待,所以真的超出想象。”Raffe还开玩笑称自己可以随便哪天把冰砖小圆子当甜品来吃。
上海早已是父女俩的家乡了,吃着汤团,一家人团团圆圆。
美国老男孩朵颐鲜肉月饼
今天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起于“赏月”,而月饼是有着“天涯共此时”美好寓意的节令食品。
六年前,美国人冯广晟飞抵上海的那天,恰好是中秋节。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节日计划与月饼,那一刻也激发了他对这一节日的好奇。作为美食爱好者,他开始品尝各式月饼,后来这也成为他每年对中秋佳节的期待。
上海德兴馆外卖窗口,冯广晟买下两盒热腾腾的月饼,准备拎到朋友家里。“每年中秋就是我和朋友的赏月会,我们分别带上好吃的月饼,一起聊聊天。”
唇齿留香间,月饼打开了“异乡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更拉近了他们与城市的距离。
在上海,不少中华老字号都有拿得出手的月饼品类,比如德兴馆的鲜肉月饼在街头飘香。前两年,一些老字号月饼纷纷联手国际品牌推出联名款,甚至出口海外市场,更将这一中华传统美食及其蕴含的文化广为传扬。一年四季“在线”的鲜肉月饼也想着法子破圈。上海德兴馆进行了品质升级,改良原来的馅芯,重新调整猪肉的肥瘦比例,轻轻咬上一口,瞬间爆汁。
玫瑰国奶爸“深陷”国宴点心
如果说宁波汤团店翻滚着更多烟火气,与之对望的绿波廊,则因常常接待外国元首等贵宾而多了一层神秘感。
“没想到这座漂亮的茶楼里有这么好吃的茶点!”中秋期间,来自保加利亚的年轻小伙王达与妻子带着四个月大的女儿,预约了绿波廊著名的点心套餐九宫格。九宫格,顾名思义,由九个精巧的小茶点组成,拎包酥、长寿桃、顺风叶、迷你粽……或甜或咸,或酥脆或软糯,丰富的口感令王达惊叹。
“点心造型背后有丰富寓意”,绿波廊酒楼副总经理王时佳拿起一只小福粽介绍,每只粽子都由13圈棉线包裹,因为“福”字有13个笔画。粽子小,线圈多,却不显累赘,因为线圈的间距经过师傅的精心设计。
感官美、寓意佳,在王时佳眼中,这便是东方美学的一种呈现方式。为了将美食背后的寓意传播给中外客人,一代又一代中式点心师,一面勤学苦练、一面不断创新。每逢佳节,师傅们都必须参与头脑风暴设计新品,“畅所欲言,全凭创意和质量取胜”,为大众食客贡献了层出不穷的精美点心。
从巴尔干来到中国,王达最终定居上海,留住他的是这儿的热情好客,包容兼蓄,更是从舌尖味蕾满溢至生活的“小确幸”。
作者:占悦 周辰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