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时段,如何让地铁列车又快又稳?出现突发客流时,如何高效处置及时疏散?9月2日,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字化轨道交通创新论坛上,来自行业产、学、研的专家们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轨交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新成果,并针对转型的技术路径和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智慧出行应以人为本,而不是被新技术新概念所绑架。智慧出行的真正落地需要以全场景、全流程的完整数字化转型为前提,而不只是实现数据化采集。”在论坛发言时,卡斯柯技术总监汪小勇将智慧出行的特征凝练为“安全、高效、可持续”三个层级。
早在3年前,卡斯柯就推出了面向智慧地铁的全自动运行2.0系统,结合轨道交通数字孪生实践,以智能运控为基础,打造智能调度、智能运维、智能车站、智能场段于一体的智慧出行体验。比如在智能站台场景下,可通过大数据监测车厢和站台的客流,进行乘客拥挤度的分析与预警,规划并引导客流,控制列车的满载率和站台的客流密度。
“车站一旦遇到火灾之类的应急情况,车站的通风、广播、闸机等一系列设备能产生联动,方便以最快速度疏散乘客。”汪小勇介绍。此外,智能安检则可通过AI智能筛查、危险物品和违禁品识别、人物比对等手段,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隐患问题作出精准识别。
当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乘运安全和运营管理压力与日俱增,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必然之举。上海地铁早早迈出探索的步伐,搭建起数字化运维中心,重塑原有的体系。
“我们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包括超大客流压力持续增加、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以及设备维护压力逐年提升,这就要求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新治理力。”申通集团维保通号分公司总经理张郁介绍,到目前为止,路网设备感知覆盖率达到近100%,系统诊断和预警准确性超过95%。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智慧地铁”将更多地关注客流的顺畅和出行服务的便捷,在为乘客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服务的同时,提高政府管理和行业运营效率,从而真正做到“为乘客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大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