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出入口、高峰时段近5000人流量,地上矗立着三座写字楼、南北区商业广场、酒店与会展中心,地下则是大型商超、停车场与地铁站,来来往往的市民有着不同的“行动轨迹”——有人每天按时前往写字楼上班,有人是进入商场购物,还有人只是借由商场通道乘坐地铁……坐落于繁华南京西路上的大型组团式商业商务楼群综合体静安嘉里中心,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大块头”,如何实现场所码与“数字哨兵”全覆盖,由此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记者今天实地采访(10日)中发现,这座“组团式商区”在各个出入口均设立场所码与“数字哨兵”,市民必须“扫码入场”;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期,位于商区后方的中央监控室充当“中枢神经”展开安保人员调配,保障“应扫尽扫”的同时,尽可能提高速度、避免人群聚集。
“我们设置了疫情防控‘双保险’机制,进大门要扫码,进公司、进店铺也得扫码。”嘉里(中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黄宁这样介绍。
“请扫描二维码,或出示身份证。”在嘉里中心北区商场入口,面对数字哨兵的提示,记者拿出手机打开“随身码”,将其放在机器上扫描,随着一声“核验通过”,屏幕立即显示出入者的体温状态并亮起绿灯。嘉里中心在所有进出口处拉上“一米警戒线”,留出“空档”一侧放置场所码,另一侧放置“数字哨兵”,进出市民既可扫描场所码也可使用“数字哨兵”,自动完成场所登记。为了“不漏一人”,中心还在每个进出口设置一名保安进行监督,扫码、亮码后方可通行。
嘉里中心设置的“第二道关”则在全部189家商户与156家办公楼企业门口,用人形立牌放置了一张场所码,市民必须扫码才可进入。“我们既要汇聚商场人气,又不能造成防疫疏漏,所以必须再三设置‘关卡’,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精准排查。”黄宁说。
来往人员不固定,最多时客流量会达到近5000人,光是三座写字楼里就有1.2万的“上班族”,早晚高峰出现“排队扫码”该怎么办?
静安嘉里中心则采用“中心调配、人力增援”的方式。早上八点半与晚上六点半是中心客流量最大的时间点,每当此时,物业组织的安保团队驻守在位于商场的中央监控室,室内的显示大屏覆盖商场每个角落。一旦出现拥堵,安保队长立刻派人员赶往现场疏散;如果出现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内外联动”。与此同时,在早晚高峰期间,写字楼在入口处分割出两条通道,并从写字楼到商场方向加开一条通道。一共三条通道上,保安们一边检查场所码扫描情况,一边维持队伍秩序。
地铁7号线与嘉里中心交错处为静安寺站,其中6号口与8号口与商场直接相连。从地铁站下车到进入商场前,必须扫描商场门口的场所码,高峰时期保安会将场所码打印下来拿在手上,整个“过渡”空间最多会出现5张场所码供市民扫描。与此同时,地铁口的“数字哨兵”将由“固定机位”变为“人工机位”,保安手持一个POS机大小的机器,对准市民的手机逐一进行扫描,以提升“扫码”效率。
据悉,数字化精准赋能疫情防控,所有的数据都将及时输送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不会泄露与商业化运用。通过全覆盖,筑牢防控屏障,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占悦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