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起吊……今天(21日)早上8点,随着最后一跨梯壁分离,位于普陀真如地区的大渡河路两座煤气包中的1号气柜主体结构顺利拆除,而一旁的2号气柜也只剩下不到一半“身高”。
“没想到早上起来,一个煤气包已经不见了。我看了20多年,一下子还真有些不习惯。”居民徐老伯十分关注家门口两个“绿油油”的煤气包拆除工作,每天都会在窗口前张望,看看拆除工程的最新进展。
作为曾经亚洲规模最大的干式气柜,这两座30万立方米气柜始建于1990年、竣工于1994年,柜体高106米,直径近70米,最高日调峰能力共约54万立方米,可满足50-60万户居民的煤气日用量。随着上海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2015年上海实现了城市燃气全天然气化。但大渡河路气柜依然承担着天然气储存、调峰的功能,为保障普陀地区46万居民及工商客户的安全供应“贡献余热”。
虽然“煤气包”曾在缓解全市用气调峰压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周边居民看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心。终于在去年年底,两座气柜在完成了所有的历史使命之后正式实施拆除,全力支持真如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
记者从真如城市副中心了解到,气柜拆除工程由隧道股份上海能建市北工程公司承接,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工程暂停施工,到6月初,立即恢复施工。施工团队争分夺秒施工,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全力保障在规定时间完成整体拆除工作。
施工方介绍,由于气柜外立面是钢材,为了降低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施工方采取国际通用的切割法进行拆除。“恢复施工后,我们先对1号、2号气柜顶部圈梁进行有序拆除。”施工方负责人表示。气柜每一层在拆除时,会被切割成15.3米乘以12米大小的钢板,每块的重量达到13.5吨。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会通过软梯站在柜面,在柜体上先进行切割作业,并用吊车将每一块钢板吊装移除。来自安徽的赵开城就是现场6名负责切割的工人之一。虽然作业避开了最高温的时段,但他们的防护一点也不少,三件衣服基本都是“标配”——打底背心、长袖外套和反光背心。“我们要用焊枪来切割这些钢板,热的时候钢板温度可达60-70℃,还要防止火花,因此手套、安全帽这些防护都不能少。除了这些,我还会戴个墨镜。”在强烈的阳光下,焊枪的火焰并不显眼,但高温却实实在在传递了过来。
施工过程中,冲击钻、切割吊装带来的噪音都进行了降噪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从切割到钢板落地,至少需要1.5小时。如果施工现场,地面风力达到6级,吊车会自动感知并停止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除了传统的“做两头、休中间”、提供防暑降温物品之外,项目部专门成立了防暑降温的信息联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工会小组长直接参与,确保工作时间、时长等与劳动保护息息相关的内容可及时通报,并随时调整,确保工人作业安全。
此外,今年年初,施工方完成了拆除气柜主体结构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拆移绿化树木,拆除泵房、气罐辅房、配电房等附属建筑物设施以及加固地面,并完成了站内外煤气管道的气体置换、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等,确保整个拆除工程安全环保、规范有序。
根据此前规划,气柜拆除后,该地块将打造市体育宫及体育公园项目,建成“西上海体育赛事集聚中心+全民运动健身集聚中心 ”。同时,将优化区域内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市政设施等,打造生态优先、文化多元、功能复合、创新引领的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与时尚运动休闲公园,整体提升地区公共活力和环境品质,助力真如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会客厅。
作者:张晓鸣
图:隧道股份上海能建市北工程公司等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