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温,为了城市运行如常、市民健康安全,无数人依旧奋战户外。
申城街头,有一批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爱心加油站,却因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接纳人员有限。
怎么办?接力站纷纷化身“行走的补给站”,站长走出站点,为那些奔忙在热辣日头底下的环卫工、快递员、核酸采样点检测员等送上服务和“清凉”。
今天(6日),静安区近百个爱心职工接力站就这样主动“上街”化身“补给站”。当前,全市共有1127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纷纷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的要求,各尽其能,主动创新,帮助户外劳动者“安全度夏”。
武定路85号,石门二路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设有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接力站站长高岩拎着一大袋子冰镇饮品出发了。烈日当头,碰上路边刚交班的环卫工人,他递上一瓶矿泉水,叮嘱两句,“辛苦了,注意安全”。
为了主动做好服务,接力站站长们纷纷订制了特别路线图,让接力站“跑起来”。
以石门二路街道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为“原点”,站长设置了五条路线,目的地分别为位于石门二路党群服务中心、阳光之家、社区卫生中心核酸采样亭与位于昌平路昌化路交叉口的环卫站点、位于嘉发大厦的快递站点等等。站长们打包好盐汽水等饮品,于午饭前或下午2点左右上门送服务,沿途,遇上正在作业的户外劳动者,他们都会送上补给品。
站长高岩刚下单了10箱绿豆汤,沿路派送。不仅有食物补给,接力站还备足夏日用药,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以及充电宝、雨伞、毛巾、口罩等生活用品。
爱心站点内也没闲着,80平方米的沿街小屋内,放置着数十把座椅,桌子上零食、盐汽水、书籍等,墙壁上还挂着电视机,这里还放置着冰箱与微波炉,忙碌了大半天的户外职工,可以在中午或傍晚时分推门进来,小憩一下。
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爱心接力站门口设置了一台“数字哨兵”。户外职工进入站内必须扫码、验码、测温,一台消杀喷雾机,每天分别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作业,保证室内健康安全。
作者:占悦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