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广场(左图)的强劲增势,折射出南京西路商圈(右图 余儒文 摄)的强大发展韧劲。 制图:冯晓瑜
税收破百亿!2021年末,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的恒隆广场显示强劲增势,也有望成为全市首幢年税收额突破百亿元的商务楼宇。
细细解构数字,其内涵似乎更振奋人心。
首先,这一税收来源于楼内商贸服务、专业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丰富业态,且多数为所属行业的头部企业、总部企业;其次,实现巨大产出的同时,恒隆的辐射带动能级同步提升——今年1-11月,静安区74幢亿元楼总税收达506.75亿元,占全区总税收额的近64%;至年末,年税收亿元楼将超过80栋,月税收亿元楼超过10栋。
恒隆的增势,不仅直接源于区域产业链的完备,“上下楼成为上下游”;更折射着南京西路商圈的强大发展韧劲,通过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商务楼宇内总部企业、高端产业的“集群”效应。预计“十四五”期间,年税收亿元楼宇数量及产税额仍将持续增长。
超级联系体,为企业发展链接上所有伙伴
恒隆广场,2001年开业时,是当时浦西第一高楼。彼时,楼内企业、商铺近300家,外资、港澳台企业超过130家,云集世界多个知名奢侈品牌和海内外各大企业,由此成为南京西路沿线的经济地标。2007年,恒隆成为上海首幢“月亿楼”,2010年成为首幢“月双亿楼”,今年跃升为“百亿楼”,成为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楼宇。
相较于便利交通、优质办公环境,更吸引国际企业纷至沓来的,是他们口中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这里仿佛一个‘超级联系体’,不只有好咖啡、高品质的工作生活圈,更能为企业发展找到想要链接上的所有伙伴。”一家入驻于此的跨国公司总部相关负责人曾这样作比。
龙芳,静安区投资办主任。她这样注解:恒隆的强劲增势,其背后折射的是整个南京西路商圈所布局的大生态。
恒隆广场诞生以来,因其贴近南京西路这一高端消费集聚地,首先吸引了大批商贸龙头企业,又带动起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如今,这里既有奢侈品集团总部和品牌公司,生命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又有专注于奢侈品、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公司、高能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服务于各领域龙头企业、专长于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猎头公司、地产行、信息技术提供商、设计公司等,甚至全球三大时装设计名校之一马兰戈尼学院办事处也入驻于此。全面覆盖商贸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生命健康、数据智能、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楼内企业之间业务上交流合作、功能上相互补充,同行业之间“比学赶超”,跨行业之间“相互借力”,在“上下游”之外,成为“内生良性循环”的典范。
集群效应,将视野放诸“在上海为全球”
“注重产业生态布局,是恒隆不断实现加速跑的密码。”
当然,拥有16万平方米办公体量的恒隆,还不光要实现微循环,要持续“高产出”,必须要将自身置于整个南京西路商圈、整个中心城区,乃至全上海的发展大局中来考量。
在静安区大力推行“全球服务商计划” “总部经济增能计划”的当下,始终占据南京西路商圈天际线的恒隆也将目光和视野放诸“在上海,为全球”。
特别是近年来,在静安区谋布“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新型楼宇经济的大格局下,恒隆及周边高端商务楼宇加速吸引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头部企业入驻。
截至目前,国际高端生产性服务业GaWC175名录中,有44家进驻南京西路商圈及辐射区域,其中部分就入驻于恒隆广场。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加速集聚,更有效促进要素、资本、信息、人才等方面进一步高效流通。
集群效应,这是静安区对于楼宇经济所聚焦的关键词。
当下,整个南京西路商圈围绕国际竞争力,锻铸楼宇经济的韧劲,不仅考核“满租率”和“产出力”,更从城市引领力、商区聚合力、人文吸引力、国际影响力4个维度、30项关键指标强势发力。
反馈“不过夜”,党建高地支撑经济高地
韧劲,意味着:经济规模、能级、密度再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再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再提升。
除帮助楼宇内企业搭建完整产业链和服务链外,更需要在企业服务等“软件”上做到更精准、更高效。
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静安区“店小二”们开展重点企业集中走访,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协调反馈“不过夜”,问题回应率100%,实时跟踪企业发展动态。今年以来,更是推出营商服务App小程序,汇聚全区“店小二”资源及力量,“一企一档”因地制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管家式服务。
红色党建,也是支撑恒隆持续高产出的内核动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红色生产力。
少有人知,早在1928年,恒隆广场所在地曾是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办公地。如今的经济高地,同样成为城市基层党建高地。2018年,恒隆成立首个楼宇联合党委,腾出楼内最好的“景观位”设立楼宇党群服务站。
楼宇工作者主动对接楼内企业,线下建立“楼小二”服务站。以大数据为支撑上线企业服务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难题不出楼宇得到解决。党群服务站的功能也逐步拓展为“楼小二”企业服务、楼宇综合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等,更促成楼宇之间、商务楼与居民楼之间充分互动。如今,联合党委涵盖“两新”党组织23个,党员逾千人。
作者:顾一琼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