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殷行街道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过去十年间,老龄化程度增长明显,总体老龄化程度47.69%,高于上海全市23.4%的老龄化比例。与此同时,社区老龄化问题与居民中的残疾病患在空间分布上有重叠。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殷行街道日前启动“健康社区”建设,通过空间设计和环境提升,促进社会交往活动,干预居民生理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社区”草图初现
在启动建设前,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楠作为殷行街道的社区规划师与街道一起参与调研分析,将可能造成潜在污染的健康风险要素,如空气质量、交通性城市道路、餐饮等和人口分布情况叠加,识别出区域内的高健康风险区域。根据前期分析,优化小区绿化环境、降低道路污染对居民的影响将成为殷行街道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途径。同时调研分析还排摸出了街道目前体育设施、养老设施尚不能满足需求的地区,之后将通过空间挖潜,增加社区体育和养老设施配置,并进一步改善公共设施的步行可达性。而街道也将进一步梳理打通现行街区路网,完善慢行网络系统,比如在有条件的社区开放内部公共步行通道,对有条件的机动车道路进行生态化改造,拓展步行和骑行空间,争取达到每隔100—180米一处公共步行通道。
此外,健康社区在设计上,聚焦的不只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包括在内。
“大咖学者”出谋划策
如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是推动健康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殷行街道为此举办“实现美丽殷行大目标 建设健康睦邻共同体”专家论坛,邀请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冯小敏、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施凯、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徐中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黄晓春、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张虎祥等各位专家到殷行社区实地来了一场“头脑碰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把社区也做成社会的细胞,成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产生地?”与会专家认为,应通过调研,厘清全周期生命管理跟社区全面工作的关系,将全周期生命管理理念贯穿到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健康社区是一项关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等各类环境的系统工程,需要做深化研究。对于街道而言,需要在软件上,比如相关理念、制度、方法上多下工夫。”专家建议建立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人文环境等在内的社区健康指标体系;以老弱病残为重点对象建立覆盖全社区全人口的健康电子档案,并以此建立社区健康测评体系和服务平台,对居民进行精准的健康提醒。
与会专家还认为,对健康社区的“健康”二字,理解应该更加全面,健康不只是身体疾病或者虚弱,而应该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社会的完好能力,所以健康社区的建设视域要更加宽广,比如如何指导防病、如何科学有效布局健康体育设施等方面都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新加坡高层住宅中会拿出一层楼专门作为居民互动空间,具体一个板凳在里面怎么放都做过研究。他们的座椅朝向是面对面的,促使居民之间开展沟通交流。”专家建议,健康社区的建设除了要考虑适老性,也要重视互动性,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促成熟人社会的生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兴趣爱好为纽带,建立营养师、药剂师、理疗师、心理辅导师为主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加大健康生活知识的普及力度,并组织一些与健康生活有关的社团组织和活动。此外专家还建议,要加大社区范围内保健品、餐饮等事关居民健康业态的市场监管力度。
作者:刘力源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