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这是人们祭扫先烈、哀悼逝者的时刻。然而,恰逢疫情防控关键期,上海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引导、高峰预约”。明天,首个需提前预约的高峰日即将到来。
此前,不少前往墓园错峰祭扫的市民已发现,沪上许多墓园里少了几分森然,添了几许生机。轻嗅空气,更是有一股木香、草香弥漫园中。
记者从福寿园获悉,冬至前夕,其正式收到自愿开展碳中和项目相关证书,旗下上海福寿园、宣城市马山殡仪馆于2021年通过购买减排量核销登记的温室气体单位量,抵消2020年度排放二氧化碳,实现名义“碳中和”,成为我国殡葬行业内第一个倡导、践行碳中和事业的集团企业。
时间倒回至今年5月,福寿园自愿碳中和项目正式立项,并选取了试点单位。此次碳中和项目依据《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实施,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深圳华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核查主要耗能情况、节能减排措施、车队用油量等共计30项内容,统计确认2020年度上海福寿园共排放1093 吨二氧化碳,马山殡仪馆共排放816吨二氧化碳。
随后,根据《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登记注册核销中心登记的“四川省大渡河泸定水电站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进行减排量核销登记,抵消福寿园下属两家企业排放的1909吨二氧化碳。
这一场围绕碳排放权的绿色交易,也标志着绿色祭扫进入了“新阶段”。碳中和,重点在于能源革命,关键依靠技术突破。碳中和背景下,各行各业在低碳方面的表现,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要素,公众对企业披露自身碳排数据也将产生更高期待。
此前,上海各大墓园与传统习俗进行了一场“持久战”。以福寿园为例,其自2018年5月1日起,成为上海首批试点的“无烟墓园”,园区内将禁燃烟花爆竹、禁烧锡箔、黄纸等传统风俗用品。此后,沪上更多墓园加入了这一行动。从清明到冬至,在越来越多祭扫时节,芳香鲜花频现身影,浓浓烟火气渐渐散去。
而在不少人看来,此次绿色交易也将有助于在整个行业内传递出绿色、低碳理念,激励更多公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低碳减排上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