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填家庭住址有个习惯,写完门牌号就戛然而止,“不需要写室号,整栋楼里就剩我一家了”。原来,老孙家所在的虹口区176街坊曾于2003年通过协议出让,前前后后搬走了200多户居民。后来,由于开发进程几次被按下“暂停键”,老孙一家就“孤零零”地留到了现在。今天(29日),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虹口区宣布176街坊房屋征收二轮征询签约比例达到98.98%,旧改生效。这意味着今年国庆前夕,包括老孙在内的200余户人家将告别旧里,开启新生活。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要让老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176街坊是今年虹口区签约生效的第7个旧改项目地块。根据计划,今年虹口区将完成全部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目前北外滩旧改已“收官”,7月全区又启动了176街坊等4个旧改地块。接下去,虹口区将秉承人民城市理念,通过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用心、用情、用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好,让更多居民尽早实现安居梦,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根木柱,撑起了老孙家的2楼楼板。年过七旬的老孙说,这幢老房子已有百年房龄,横梁立柱都已朽败,留下他们一家实在无力修缮。因为担心楼板坍塌,前几年居委会帮忙用木柱顶住二楼过道,碰上台风天,全家就要搬到街道安排的临时住所过渡。
在176街坊,老孙的情况不算特别。176街坊东至中州路、南至弄地、西至罗浮路、北至虬江路。在本世纪初,伴着“虬江路”的金字招牌,这里是“黄金地块”,曾被开发商看中打算继续用于商办。但事实上,原来的开发商一会儿资金链断了,一会儿允诺的房源没了,后来干脆被法院冻结,这里至今仍是一片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二级旧里。在“三起三落”的动迁过程中,地块里一部分房子拆了,一部分房子长期空关,老鼠、虫蚁全“聚”到留下的居民家中。十多年过去,这里的房屋急剧速朽,居民的居住条件更差了:有的人家变成几代同堂,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有的居民上小学后,就没在房间里“站直”过;有的老人日盼夜盼,“盼到死也没盼到旧改”……再加上地块周边是电子产品市场,流动人口聚集,治安和卫生环境堪忧。
今年初,虹口区成立了176地块旧改征收工作推进小组,在市政法委、市高院牵头下,积极寻求合理解决途径,最终由区属虹房集团通过司法拍卖竞得该地块。7月中下旬,在居民们的期盼中,176地块启动一轮征询,获得了99.52%的高比例通过。针对地块内共有产权房众多的特点,人民调解员和群众工作组全面深入地块,帮助70余户相关家庭全部完成了承租人变更手续,为之后的征收打下坚实基础。
上周末起,176街坊开启二轮征询。整整两天,老孙都在旧改基地“守”着,当他看到签约率节节攀升,昨晚已远超生效目标,“回家终于踏踏实实睡了一觉”。他们一家已经找好新房,最近正在搬家。“争取赶上在新居欢度国庆,”他笑着说,“以后填地址要写室号了,而且终于要有邻居啦!”
作者:单颖文
叶辰亮摄影,虹口旧改指挥部供图、视频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